专科特色

专科特色

60多岁的高先生身患肝硬化多年,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不声不响的他,近日却性情大变。他经常一言不合地向家人乱发脾气,暴躁时还会胡言乱语,叫喊着打人,有时反应迟钝地呆坐在一旁,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认人。


对此很苦恼的家人,一度担心高先生是不是出现了精神上的问题,连夜将其送往日常进行肝病治疗的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检查。

640.jpg


肝病患者突发“精神异常”

原来竟和肝有关!


肝病内科二疗区、内科十三疗区主任孙海英接诊后,仔细询问患者近期的饮食、排便等情况,家人回想起高先生连日来一直持续腹泻,难道这会与患者异常状态有关吗?听了家人的描述后,孙海英主任立即安排患者进行详细检查。

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有升高,患者存在肠道感染。结合王先生肝硬化的病症,孙海英主任确诊其为“肝性脑病一期”。随后,孙海英主任马上指导科室护士对患者采取抗感染、抗昏迷、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经过一晚的治疗,高先生的病情就有所缓解,精神状态也恢复了正常。

640 (1).jpg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肝性脑病有哪些常见的诱发因素?


肝性脑病俗称肝昏迷,孙海英主任解释道,肝性脑病是急、慢性重症肝病或肝硬化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当肝脏的正常结构或功能发生严重损害,无法清除体内毒素,并在脑部逐渐积聚,就会形成肝性脑病,引起患者的行为、情绪、言语、睡眠或行动方式发生异常变化。

孙海英主任表示,对于肝硬化晚期患者,临床上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有很多,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高蛋白饮食、腹泻等各种因素,都可能造成肝性脑病。

640 (2).jpg


识别肝性脑病早期症状

密切注意这些临床表现


根据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孙海英主任将肝性脑病常见表现症状总结为以下几点,便于大家进行早期识别:

性格改变性格改变是肝性脑病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或欣快多语等。

行为异常:最初患者也可能仅限于一些行为改变,比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

睡眠习惯改变:睡眠倒错是肝性脑病患者常见的表现,可能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

视力障碍:近年还有过肝性脑病发生时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功能性视力障碍和失明的报道,这些视力障碍不但可随着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而且还随着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明。

智能障碍: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发生智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对时间、空间概念和人物概念不清模糊,说话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等,这是临床上早期鉴别肝性脑病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往往出现在智能障碍后,王要表现为由嗜睡、昏睡最后逐渐进入昏迷状态,患者对各种刺激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部分患者可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

640 (3).jpg


肝病患者如何预防肝性脑病发生?


孙海英主任提示肝硬化患者,对于已经患有肝病的病人,更应从以下5点对肝性脑病进行早期预防:

1.规律饮食与作息,提倡患者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避免“伤肝”;
2.避免饮酒,因酒精可损害肝脏,加重肝性脑病;
3.肝硬化的患者应避免硬食、油炸食物和高温食物,进食时注意鱼刺、小骨头,因为上述食物易导致消化道出血,从而诱发肝性脑病;
4.肝硬化腹水或下肢水肿的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利尿药物,不可擅自使用;
5.若出现情绪躁动、手抖、言语异常、睡眠颠倒,甚至大小便失禁,需立即送医救治。

640 (4).jpg


肝性脑病作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它会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增加发生几率,一般发生肝性脑病患者还会呈现出总体预后不良的后果。对此,孙海英主任提醒广大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日常性格及行为变化,如果发现异常时一定要尽早就诊,早期识别、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