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特色

专科特色

食物发霉,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里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屏幕前有多少人是将发霉的部位切掉后,继续吃剩下的部分?霉变的食物真的不用整个扔掉吗?

殊不知,病从口入!你吃进嘴里的,可能还有致癌物——黄曲霉素!黄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I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还要高出68倍,直接破坏肝脏组织。

今天,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专家带大家一起了解黄曲霉素是如何诱发肝癌的。

黄曲霉素具有强致癌性

消化内科副主任张华表示,黄曲霉素是指曲霉菌属内的黄曲霉菌种、寄生曲霉菌种等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黄曲霉菌群中的一种,具有强致癌性。

黄曲霉素通常呈现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或黄绿色,最适宜在30—38℃、潮湿的环境下生存,常常存在于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麦等粮食中。

黄曲霉素的摄入和肝癌呈正相关

黄曲霉素的摄入和肝癌呈正相关,肝脏是黄曲霉素最主要的作用靶器官,持续的摄入会导致肝脏损伤,肝脏长期慢性损伤会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如果肝硬化严重,相应的肝癌风险大大增加。而且,黄曲霉素进入人体后,可经肝脏代谢,通过细胞色素酶代谢转化,诱导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引发癌症。

如何防止摄入黄曲霉素

严重发霉变质的食物,含有大量黄曲霉素,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摄入呢?

谷类要低温、干燥储存;当食物发生霉变时,未发霉的部分也不要继续食用;家中的砧板等厨具要及时更换。防止黄曲霉素滋生,才能减少黄曲霉素的摄入。

保护肝脏要记住三点

肝是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同时它也是个“哑巴”器官,出现问题后,很少有人能第一时间发现。因此,肝癌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到了肝癌中晚期时,才可能会出现黄疸、腹水、肝区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疲劳、乏力等症状。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保护肝脏,张华副主任建议:

1.注意休息。晚上人体休息的同时,也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所以要避免熬夜等过度劳累行为。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避免大量饮酒、长期酗酒,不乱吃药物,合理饮食。

3.健康体检很重要。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此,张华提醒乙肝人群以及患有基础肝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远离黄曲霉素,避免增加患上肝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