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是困扰几代中国人的顽疾。得益于乙肝疫苗的普及,我国新发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目前我国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仍约有2800万例。
“乙肝能否治愈?”在“3·18”全国爱肝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带着这个广大慢性乙肝患者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走进已成功帮助百余名吉林患者“摘帽”,以“临床治愈”为核心的肝病特色门诊——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一探究竟。
开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减轻相关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大众和临床的医学理念已从“治疗重症”发展到“疾病管理”,以及对各类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工作要求,在上级部门和院班子的领导下,由科室主任陈曦牵头建立了专病门诊,完成了从传统专科门诊向‘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病门诊转变。”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四疗区(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副主任孙娜介绍说。
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是一个以“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为目标的专病门诊,为乙肝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科学管理”的诊疗新模式,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同时,还提供预约挂号、规范检查的一站式服务,并通过利用逐步搭建起的乙肝专病数据库,对患者进行疾病风险预判、智能辅助治疗,帮助符合评估条件的慢乙肝患者,最大可能的获得临床治愈。
什么是乙肝治愈优势患者?
孙娜表示,被评估为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可通过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有望实现乙肝临床治愈;而非优势人群,也有希望通过规范治疗“晋级”为优势人群,从而达到更好的抗病毒效果。
哪类人群属于乙肝治愈优势患者?
孙娜表示,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及患者筛选是实现临床治愈的关键因素,符合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长达1年以上,且低病毒载量、乙肝表面抗原定量<1500IU/ml的乙肝患者,若积极主动选择治疗,则有望获得更好的乙肝临床治愈,其肝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大幅度降低,抗病毒药物也有望停用,肝癌风险等同于健康人群水平,患者可以摆脱乙肝束缚,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健康生活。
乙肝优势患者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
那么,乙肝治愈率高吗?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乙肝在核苷(酸)类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a-2b为主的治疗方案下,临床治愈可达30%以上。不同乙肝病毒感染人群的临床治愈,也逐步有了一定的临床证据。
例如,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a治疗48周,3-17岁的乙肝患儿临床治愈率可达50%以上。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大样本数据显示,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肝患者序贯或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48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达33.2%,其中基线乙肝表面抗原小于100IU/mL的患者清除率可达56.1%。
孙娜介绍说,有位4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只治疗12周就产生了表面抗体,持续治疗48周后病情趋于稳定,现已停用抗病毒药物和长效干扰素类药物,实现乙肝“摘帽”的目标。
一站式服务,“全病程科学管理”新模式
“肝病多数是慢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与随访密切相关。对于有治疗意愿、追求健康的患者,他们能够‘对症挂号’主动寻求治疗,是我们开设专病门诊的最大目标和最强动力。”孙娜介绍说,作为承担国家项目的医院重点特色科室,门诊日常由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主任医师陈曦以及两位副主任医师于金东、孙娜轮流出诊。每位到诊的患者接受是否为优势人群的评估后,都将得到专家制定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方案,做到能治尽治,规范用药,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改善远期不良后果的终极目标。
同时,诊室还将配备专门的随访队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详细的记录,注意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疗效及判定、不良反应及随诊等相关配套治疗措施,都会在后续的诊疗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拓展,使患者获得“一站式”的系统化服务,极大提高了诊疗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