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有爱丨盛夏“清”心守护,这个疗区为患者筑起“清凉港湾”
盛夏的高温让人燥热难耐,对于需要静养的患者而言,闷热的环境更如同一层无形的负担,不仅加剧身体的不适,还可能成为疾病恶化的“隐形推手”。
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终末期患者因大量出汗导致水分与电解质失衡,夏季耗气伤津更会加快基础代谢,给本就脆弱的身体带来多重压力。
“为此,疗区以专业护理与人文关怀双管齐下,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将病房打造为充满丝丝关爱的清凉港湾,让患者能在舒适与安宁中平稳度夏。”疗区护士长刘岩说。
医疗护理:密切监测筑牢防线
刘岩介绍,在炎热夏季,疗区医护团队以“预防为主、响应迅速”为原则,对患者实施全天候的生命体征监测。除常规体温、心率监测外,医护团队尤其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密切关注精神状态变化及头晕、乏力、恶心等中暑先兆症状。一旦发现患者主诉不适或出现中暑早期表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调整治疗方案来保障患者安全。
此外,针对夏季出汗多、皮肤易敏感的特点,疗区为患者提供了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并每日协助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爽干燥;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士们会耐心帮助更换衣物、调整体位,防止汗液滋生细菌引发褥疮。此外,疗区还特别注意为患者及时补充水分,鼓励他们以多次少量的方式补水;对于无法自主饮水的患者,护士们则通过静脉补液等方式保证水分供应,每项护理操作均融入耐心沟通与心理疏导,让专业照护与人文关怀同步抵达患者身心。
生活照料:“清凉病房”传递关怀
刘岩介绍,为营造舒适宜人的病房环境,护士团队依托智能空调系统,将室内温度精准控制在22-24℃的体感黄金区间。在此基础上,每日清晨与傍晚,护理人员会结合天气条件开窗引入自然新风,或适时启动空气净化装置,确保空气流通与洁净度,让清凉感与自然生机在病房内和谐交融。
在营养支持方面,疗区紧扣季节特点,为患者定制清热解暑膳食方案:每日供应绿豆汤、冬瓜汤等温润饮品,助力体内热量代谢;餐食中则有针对性地增加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新鲜果蔬配比,补充因出汗导致的营养流失。此外,护理团队注重个性化关怀,餐前主动询问患者口味偏好,提供定制化餐食调整,将“舌尖上的清凉”转化为加速康复的细腻助力。
长久以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始终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夏季护理从单纯的“防暑降温”提升为“身心同护”的全方位关怀。与此同时,疗区主任、“何敏名医工作室”领衔名医何敏与副主任李宁带领医护团队常态化深入基层、社区,通过宣教、远程医疗指导及上门服务等多维模式,将安宁疗护理念播撒至更广阔的领域。他们以专业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公里”,用耐心倾听与精细服务维护生命终章的尊严,让每一缕“医者温度”成为照亮人生暮色的温暖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