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诗歌表情意,“一站式”服务暖人心
古有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抒发情怀
今有患者以诗礼赠医护人员赞美医患情
这种相互信任、双向奔赴的形式
可谓别出心裁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近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内科四疗区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患者家属真情告白的两首感谢诗。短短几行字,饱含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缓缓而出的温度,更为医护人员的心底增添了几分暖意。这正是和谐、美好医患关系的一个缩影。
年近80岁的张大爷(化名)是疗区的老患者,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他,一直在院接受肝硬化及相关病症的治疗。9月初,张大爷因突发腹股沟疝被紧急送往综合医院治疗。术后第二天,因床位紧张,张大爷被院方要求回家疗养。谁知回家不到半个月,他常常在半夜感到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被折腾得无法入睡。某日午后,张大爷因下肢水肿、呼吸愈发困难,被120紧急送往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大爷终于能睡上了安稳觉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接诊的盛琳医生对张大爷查体后,察觉其身体状况有些异常,立即安排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肝功能、CT、B超等相应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差、不除外胸水感染等情况,体内存在大量胸腔积液,人血白蛋白已低至23g/L。考虑到患者情况迫在眉睫,与家属迅速了解近期病史并进行紧急会诊后,随即对张大爷实施抽液治疗,在病灶部位穿刺置管引流,抽出胸腔积液600毫升,并给予补充白蛋白、利尿、抗炎、保肝等综合治疗。经过两三天的精心治疗后,张大爷的病情逐渐趋于好转,也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一站式”诊疗服务很暖心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考虑到刚渡过危险期的张大爷身体经不住再折腾,陪伴他前来住院的老伴王大娘也才刚做完结肠癌手术,不忍老两口再受罪,科主任陈曦简单思索后便嘱咐护士长为老两口安排一个比较安静的病房,方便日后的照顾和护理。科室医务人员都熟知“老病号”张大爷的身体状况,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他,本身肝脏功能就较差,经过两次疝气手术和长期卧床,加重了患者的肝脏负担。为了让老两口安心养病,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用无微不至的温暖关怀及“一站式”诊疗服务,解决了患者治疗和康复问题:住院期间,盛琳医生每次都要抽空轮椅陪同张大爷进行例行检查,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排放胸水;输液时,看到大爷“伤痕累累”的血管,护士长也是总派出科室技术最好、经验最丰富的护士为其扎针;了解到大爷术后拆线不方便,科室还协调医院外科医生在院内为其解决拆线问题。
▲此图非案例所提及
经过21天的阶段性治疗后,张大爷的胸水逐渐减少,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老两口决定回家静养。盛琳医生允许张大爷带管回家,但考虑到患者体内还存在少量的胸水,决定定期通过视频指导患者排放胸水。每次到院复诊检查时,科室医护人员也都热情地陪同老两口进行日常诊疗。
家属以两首小诗表达谢意
“……妙手回春除隐患,医技精湛德高尚。大爱之日来吟唱,高尚美德永流芳。”
在科室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和细心的护理下,张大爷的胸水已全部消除,白蛋白也恢复到正常值。一直陪 同老伴治疗的王大娘回顾张大爷从当初的疼痛难忍、呼吸困难、夜不能寐、精神萎靡,到现在精神抖擞、呼吸自如、完全恢复了正常生活,备受感动的她想送出红包表达感激之情,谁知都被科室恪守医德的医务人员婉言拒绝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肝胆医护工作者的辛勤的付出和救死扶伤的风采,有感而发的王大娘根据自己的真实心得体会,在朋友圈写下小诗两首,以此表达感谢。
“医德为玉,医术为金”,这是内科四疗区对生命永不放弃的信仰和追求。那首《白衣天使我为你吟唱》的诗,代表着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赞赏与肯定,更是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内科四疗区无数个日夜兢兢业业工作的缩影。未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一站式”优质诊疗服务,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用精湛的技术、暖心的服务架起与患者沟通的桥梁,成为春城百姓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