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90载服务不停歇: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推出多项创新服务举措惠及患者
“以前我在医院看完病,乘车回家总要等上大半天。自从医院开设了这个助老乘车站,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出租车一会儿就来了,十分方便”市民张大爷高兴地说。
张大爷的贴心感受只是小小的缩影。为回报长久以来社会各界对医院的关爱和支持,以暖心之举迎接建院90周年,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自今年4月份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切实解决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繁”等民生问题,真正为百姓带来实惠,切实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贴心关怀,优化挂号就诊流程
推出“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举措。针对患者以往看一种病需要多次挂号的问题,医院门诊挂号有效期将延长至一次主要疾病的诊疗完成,包括问诊、提供治疗方案等;对于当日不能完成检查检验项目需要延期就诊的,可由首诊医师签字确认后,在门诊挂号处通过人工挂“0元号”的方法,免费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推出超声科、影像科、检验科结果互认举措。在报告单上有“HR”标识,对支持“HR”互认结果单位的检查检验结果都予以互认。
推出优化就医支付服务。医院在患者进行支付结算时,可支持现金、微信、支付宝等多种形式支付。
完善预约挂号服务。医院支持患者微信线上预约挂号。影像科还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早8:00至下午16:00之间均为诊疗时间,患者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选择时段预约就诊。
开设便民门诊。为解决广大患者因工作和学习等原因无法及时就诊的难题,医院特开设便民门诊,开诊时间包括周六和周日。
开设无痛门诊。提供无痛胃肠镜检查服务,通过镇痛镇静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痛苦。
开设药学门诊。药剂人员走进诊室、病房,为老年、儿童特殊群体及多重用药、使用雾化吸入设备等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用药指导。
影像科开展“延时服务”。为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自6月起,影像科开展“延时服务”,增加周六、日CT全身平扫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利、优质、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
门诊推出的这些便民举措,彰显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大幅减少患者就医成本,将惠民就医落到实处。
细心关爱,便民设施尽显浓浓关爱情
除了便捷的就医流程、暖心的护理举措,医院在硬件设施上也处处体现着对患者的浓浓关爱。
为方便老年患者及特殊患者就诊,医院在门诊大厅开设综合服务站,免费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轮椅、老花镜;设置志愿服务岗,派专人指导患者使用一卡通自助挂号,使用取单机自助取化验单。
为了给哺乳期妈妈们提供一个安静、干净的哺乳和休息空间,医院贴心开设了母婴室,室内配备纸抽、手消液等消毒用品。
为方便患者用餐,医院开设患者食堂,提供堂食和在线订餐两种方式,在线订餐由伙食科安排专人免费配送。
为方便患者如厕,避免滑摔风险,医院在卫生间设置扶手,在地面铺设防滑瓷砖。
为方便有搭乘出租车的老年患者乘车,医院还在出口处设置助老乘车站。车站处贴有二维码,患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叫车。此举措不仅减少了老年患者等车的时间,也增加了他们乘车的安全性。
医院对位于停车场处的自行车棚进行改造。车棚配有24小时监控设施,并有遮阳顶棚为自行车遮风挡雨。此举不仅增强了患者停放车辆安全性,也保障了院内车辆的畅通通行。
为了方便患者了解院史及医院文化,医院还在综合楼外一角设立院史文化长廊。长廊内设置舒适化座椅供患者及家属休息,乘凉。
暖心护理,强化服务理念 开展延伸服务
针对入院患者,医院也适时推出系列护理服务举措。
强化责任制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即落实接诊、宣教指导工作,同时实施责任制护理,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深化延续性护理服务。针对出院的患者,护理科室通过建立患者微信群的方式进行跟踪随访,定期发送疾病相关知识,同时认真解答患者护理的疑难问题,以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推出移动式科普宣教举措。护理部在内科和外科疗区走廊墙壁设置二维码科普宣传板,患者只需用手机扫描知识点二维码,就能查看健康内容并可以反复观看。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便民举措,覆盖了就诊、住院、硬件服务等多个环节,让百姓就诊流程更加便捷,等待时间大幅减少,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后,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将认真倾听群众声音,找准患者需求,持续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服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