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热血写春秋 | 王东生:我的少年医者梦,与医院共圆
每当回忆起青春,就像翻开一本泛黄的相册,每一页都藏着我们的奋斗足迹。我是王东生,现任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综合监护室副主任。今年医院迎来建院90周年,而我也在这里走过了25个春秋。今天,我想通过文字,记录下我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难忘瞬间,分享那些关于青春、奋斗和成长的故事。
初来医院,只想不断充实自己
当我坐在窗前提起笔时,看着窗外的落叶,思绪将我拉回到1999年9月的一天。那时的我刚刚大学毕业,怀揣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和对医院大家庭的憧憬及向往,来到了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前身)。就此,我的“医”路在这里拉开了序幕。初到医院,我曾在肝病内科五疗区、六疗区、一疗区,承担临床一线工作。初来乍到,青涩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我努力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遇到疑难问题及时查阅资料,并虚心向前辈们请教。那时的我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7年时光转瞬即逝,我不仅学会了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更学会了如何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倾听、去治愈。
3年研学,临床医路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学医更无止境。为了追求更高的医学造诣,本着对医学知识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2007年,我考取了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研究生。2010年毕业后,我再次回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病内科六疗区工作,作为主治医师,我不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回馈患者。
▲ 图为王东生主任与研究生同学合影留念
3年援疆,留下肝胆技术
2017年2月,在院党委的鼓励下,我积极响应号召,光荣地成为第九批援疆队伍的一员,支援新疆阿勒泰市人民医院感染科3年,担任科室副主任。回想起那3年的时光,感慨万千。
初到阿勒泰市人民医院,我发现,这里的人员梯队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不仅收治疾病病种复杂,更难以开展防治宣传、下乡送医等工作。雁过留痕,援疆一定也要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技术的传承。所以我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把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人员,同时下大力气重新规范危重病人诊治及抢救等工作流程,提升诊治效率和成效。
这3年,医院作为我坚实的后盾,为我解决了很多困难,我也带着院领导的殷殷嘱托,专心在这里工作。3年来,我曾在一位肿瘤晚期的病人家中为她做腹腔穿刺置管术,缓解了她的痛苦;曾在阿勒泰市结核病流行期间,与同事们一直坚守在疫区,即使查出受到结核菌感染,也在做好自身防治的同时继续站在岗位上;也曾通过阿勒泰市人民广播电台、阿勒泰市电视台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宣传;还曾加入驻村工作队伍,2年内坚持每个月到结对的贫困户家中同吃同住5天……每一段经历,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与使命,也更加坚定了我服务社会的决心。
心系患者,千方百计解除病痛
记得那是2020年的一天,我在门诊负责医疗工作。突然,120急救车送来了一位病情危急的患者,他曾患有肝硬化,这次腰部和心前区疼痛难忍,生命体征十分微弱,血压也低得让人揪心。我与急诊科的同事迅速行动,首先为他做心电图,排除心梗的可能。随后又为他进行床头彩超,发现少量腹水,我们怀疑可能是肝脏肿瘤破裂。可是患者并没有肿瘤病史。最终我们决定尝试为患者做腹穿,当抽出的腹水呈现出不明血液时,我的心沉了一下,但这也基本确定了“肿瘤破裂”的诊断。我们迅速为患者办理了入院,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经过抢救,患者逐渐转危为安。那一刻,我想到了初到医院的自己,那时的我面对急症患者常常手足无措。但在医院的不断培养下,我逐渐成长,如今,已经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综合监护,开启岗位新篇章
原本以为,我会一直陪伴熟悉的疗区工作下去。然而,医院为了对术后患者进行统一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其中包括决定成立综合监护室,而我成为综合监护室的负责人,这也开启了我人生中一扇全新的大门。
面对这个全新的角色和使命,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一职务,我的学习之旅随之增添了新内容,我深入研究术后监护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过程中,我会因为对某个专业问题的困惑而感到焦虑,也会因为团队管理的复杂性而感到疲惫。可是每当我看到术后患者在我们的精心监护下逐渐康复,我就知道,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要想综合监护室能够发展得更好,我深知还要带领科室的医护人员一起进步。我们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让大家迅速熟悉流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指派护士去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我们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根据患者的需要,我们率先在全院开展血气分析检测、术后VTE血栓评估、无创呼吸机应用、空气压力波进行物理干预治疗等工作,制定了转运、转出的流程。我们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些服务,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专业、最细心的监护。
时间如同流水匆匆逝去,但它带来的成长与收获让来时路熠熠生辉。25年来,我见证了医院从简陋到现代化,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我作为医院的一员,深感骄傲和自豪。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与医院同行,共同迎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审:王东生 王润明 杨 赫
复审:李晓明
终审:张皞男 郭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