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级“拆弹”!肝胆外科团队攻克肝硬化巨大疝难题
肝硬化合并巨大疝类型患者的手术禁区被突破!近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胆外科团队以精密协作与毫米级操作,成功为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张先生(化名)剥离薄如蝉翼的疝囊,化解凝血障碍、腹水渗出等多重风险。历经10年求医无果的他,终于能挺直腰板重获新生。
患者饱受多重病痛折磨
张先生患肝硬化10年,他曾辗转于多家医院经过数次治疗,但病情始终没能得到改善。此外,这个正值壮年的汉子不但要忍受肝硬化带来的病痛,还要承受巨大腹股沟斜疝带来的折磨。“站着是煎熬,活着像受刑。”为了解除这样的痛苦,张先生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就诊。
多学科会诊确定“拆弹”方案
门诊医生见张先生病情复杂,便将其收入肝病内科一疗区。医院针对他复杂的病情启动多学科会诊,经过细致讨论,最终敲定先通过手术为患者治疗巨大腹股沟斜疝,再对其肝硬化进行对症治疗。
会诊后,在肝病内科一疗区主任刘淑荣及荆翠萍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张先生的肝功、凝血、蛋白等多项指标得到提升,逐渐接近手术安全范围。
精诚协作手术完美成功
手术当日,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王福刚早早地来到医生办公室,和邢春伟医生及团队成员进行最后的讨论。
术前讨论中,大家彼此打气互相提醒,确保这场手术操作更加沉稳、万无一失。
手术开始后,王福刚医生及手术团队屏息凝神地进行操作。打开疝囊,发现轻度变紫色并伴有疝囊与肠管黏连时,王福刚医生测试肠管活性良好。在随后毫米级的精细分离中,大家密切配合,完整剥离薄如蝉翼的疝囊。当最后一缕筋膜完全离断后,多重结扎内环口再无腹水渗出,手术宣告完美成功。
困扰多年难题彻底攻破
针对这台手术,肝胆外科副主任宋显禹表示,此次的患者本身受多重疾病缠身,在术中给手术团队带来较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患者疝囊存在破溃漏腹水风险。疝囊较大处理内环较为困难,极易造成疝囊处理不完全,进而导致腹水由内环溢出。这位患者的疝囊因腹水冲击越发壁薄,在分离内环口附近疝囊时,要特别注意谨慎,千万不能将内环附近疝囊剥破。如果破溃腹水从内环处溢出,切口将无法愈合,其后果十分严重,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
第二,出血风险。患者肝功能差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极易引发出血,肝硬化患者腹壁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曲张,因此术中止血要彻底。
第三,术中判断小肠活性较难。如果出现肠管慢性缺血,肠管活性降低,可能会导致切除肠管。
第四,各种突发情况。这位患者因同时患肝硬化、重度腹水和巨大腹股沟斜疝,术中可能会出现补片排斥、切口感染、血糖不稳、肝功衰竭等突发情况,令其陷入险境。
第五,麻醉风险。患者曾接受过双侧声带息肉手术,现仍有声音嘶哑的后遗症,加之凝血功能障碍,基础肝病较重,术后还可能出现拔管困难,声带出血等情况。
王福刚医生及手术团队在手中展现了精湛的技术,层层突破,克服以上难点成功完成手术,这标志着这一类型患者手术难题被彻底攻破。在鼓舞士气的同时,也为科室今后治疗这类疾病积累了宝贵经验。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胆外科通过多学科会诊,为每一位患者制定最佳、最优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为患者赢得了更长的生命期。未来,肝胆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秉承“厚德博学 精医惠世”的理念,不畏困难,勇于挑战,将对患者的关爱融入每一台手术中。
如今,张先生终于又能在病房内行动自如了,即将迎来康复、出院,回归健康生活。手术禁区岂难破,肝胆群英勇克坚。事实证明,医学界是没有永恒的“手术禁区”,即使有,也终究会被拥有精湛技术和坚强意志的白衣勇者所突破、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