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开展应急演练,防止垃圾处置“惹”来意外
自长春市卫健委制定并印发《推进长春市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更好地贯彻医用垃圾处置的各项规定,保证医用垃圾在包装、运输、暂存的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规范地处理紧急情况,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积极行动起来。
6月3日,由感染科牵头协同保洁公司、护理部、医务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医疗废物泄露应急演练。整个演练使医院的医用垃圾处置人员、急救人员、保安人员启动快速、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做到了早报告、早处理,防止污染扩散,基本达到了本次应急演练的预期目的。
演练“有模有样”规范垃圾处置工作
本次演练地点为医院的医用垃圾暂存处,演练内容为穿脱防护服,操作配备的防护用具及消毒用具,如何配备消毒液及如何进行现场消毒,消毒后的垃圾如何进行处置等相关环节。演练开始时,保洁员在运输医疗废物过程中“不慎”将医疗废物专用车翻倒,医疗垃圾掉在地上,因包装破裂,部分医疗废物散落在地面。
随后针对现场医用垃圾发生遗失、扩散、泄露的情况,感染科的人员进行了应急预案的演示和讲解,并要求医院的专职医用垃圾处置人员对上述环节再次进行演练,要求各科室在出现垃圾遗失、扩散、泄露情况时,保证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重点科室感染防控专项检查细致到位
根据长春市卫健委的指示精神,医院各级上下非常重视,进行全院重点科室感染防控专项检查,召集了感染科、护理部、医务科等相关职能科室,通报了关于广东顺德婴幼儿感染死亡以及东台医院透析丙肝感染事件并责令全院所有部门以这两起严重院内感染为警示,切实做好院内感染的各项工作。
在专门会议上,张皞男副院长详细分析了院内重点科室存在的风险点和薄弱点,要求各职能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检查的重点部门包括供应室、腔镜室、手术室、放射科、输血科、感染性疾病疗区、净化槽、医用垃圾暂存处。
检查环节层层把关,增强工作认识
为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信息报告程序,提高安全防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供应室主要检查了功能分区、物品的洗消包装流程、高压灭菌锅的化学、生物监测结果等项目;腔镜室检查了各种内镜的洗消过程、消毒液的浓度是否达标、内镜的消毒是否合格、各项登记是否及时全面;
手术室主要检查了手术室层流网是否更换及时、手术室低温等离子的使用登记及监测登记、医护人员上台前的手消、病理性垃圾的处理;放射科检查了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以及患者的放射防护;输血科检查了输血科的各功能区布局是否合理、储血冰箱监测结果、废弃血液物品的处理、血液制品的发放流程;感染性疾病科检查的项目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否分区治疗,呼吸道患者是否有双通道、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达标、手卫生按标准执行;
净化槽检查了机器的运转情况、污水排放前各项监测指标是否合格、各项制度是否切实执行;医用垃圾暂存处的检查项目是垃圾袋包装是否合理、标签项目填写是否完整、暂存处空气、物表、转运车是否消毒及消毒登记是否合理,暂存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上墙,是否按规定执行等项目。
通过检查各重点部门,全院各重点部门对本科室在院内感染方面工作认识增强了,也及时并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专项检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