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肝胆人这样坚定前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也牵动我院所有医护人员的心;作为第二批救治医疗机构,我们临危受命,按照省市卫健委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
统一领导,统筹部署,我们第一时间制定防控预案,实事求是、行之有效地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全院职工放弃休息,提前返岗。为医患打造一道道防控疫情的坚固堡垒。
精准施策,全面部署
1月25日下午,医院接到防控疫情通知后,第一时间下发通知,要求全院职工返岗,并且立即召开部署会,要求全院职工把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守岗位,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成立疫情防控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院长王彦会担任,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重要职能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门诊大厅还设置救治新型肺炎进入一线全体医护人员签到墙,党支部在疫情期间提高服务发挥了堡垒作用,积极响应支持上级单位工作,选派4名职工抽调到市里参与防控疫情工作。
设置六个职能小组。医院根据防控职能不同,又分设六大疫情防控小组,包括医疗救治组、纪律监督组、宣传教育组、后勤保障组、院感防控组、物资保障组,确保疫情防控精准到位。
设立疫情监督员。由院中层干部担任疫情监督员,每天轮值上岗,负责门诊应急事情突发处理上报,指导预检分诊人员体温监测、检查消杀工作、发热人员防护处理等事宜。
实行疫情防控日报制。每日根据当天防控情况召开一次疫情防控专门会议,汇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疫情防控做细做严。
医疗救治,严密防控
疫情暴发后,医院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特点,医院专家团队第一时间制定防控预案,包括医疗救治规范、流程、应急预案、防控措施,以及人员梯队建设和培训学习,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转诊,确保院内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
增强预检分诊力量。重新调配医院原有预检分诊岗位制度。岗位值班时间由8小时增加到24小时;岗位人数由11人增加到41人;实施全覆盖体温监测,凡是进入医院人员均要检测体温;严格实施入院人员登记制度,守好医患安全第一道防线。截止目前,已监测近万人,实现入院患者“零漏检”。
就诊前二次测温。鉴于测温仪器可能的精准性和误差率,医院还设置第二道关,患者就诊前在诊室门口必须二次测温,为避免交叉感染,就诊时诊室一次仅能进1人,筑牢医患安全就诊环境。
制定发热患者规范流程。制定发热患者应急预案,实行规范管理,发现发热患者一要紧急上报到相关科室;二要做好宣传引导,正确指导患者前往政府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三要做好相关防护处理。目前,医院已成功监测出10余例发热患者,并正确指导他们如何就诊。
制定更新预案流程。实时掌握国家和省市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肺炎诊治方案,并注重实时更新医院“新冠病毒”感染应急预案,做到更新即发布,并给予职工培训指导。
院感防控,全员参与
为了防止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医院严格要求做好医务人员培训、药品器械试剂准备、院内感染控制、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
全员培训,一对一考核。疫情暴发,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尤其重要。医院对全院职工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全员培训2次,定点培训32次;培训内容根据岗位职能分为临床、医技、后勤等;培训效果达到每个人能快、准、精做好防护。并且一对一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开展仿真演练。强化防控疫情实战经验,医院开展2次大型应急演练,从预检分诊到院内接诊流程,通过医护人员接诊,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等仿真实战演练,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流程的作用。
增加消杀力度和频率。对院控感染实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消杀责任制,在人员相对密集“高危”地带,严格做好人员分流、疏导、隔离和消杀等管控。对电梯、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实施专人、专项、专区管理,设表格、强节点、有登记,定时消毒,保证环境洁净达标,确保人员流动安全。
建立微信学习群。国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定为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并且防护指南根据疫情不断更新,为加强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成立微信群,将每天最新信息、最新业务知识发到群里,供大家研讨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防护能力和水平。
强化监督,严肃纪律
自1月26日全院职工取消休假,坚守岗位以来,为加强纪律监管,院领导带领医务科、院感科、门诊部、护理部、总值班等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巡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要求各值班人员及各重点部门负责人不要外出,并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有问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实行弹性排班制,在保障工作正常运行,减少物料使用的情况下,科学合理排班排岗;对到岗期间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肃问责。
宣传教育,高效到位
医院深刻认识到宣传引导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三个方面宣传新冠病毒疫情相关知识。
内部宣传体现正能量。疫情暴发,在全国各地涌现一批感人肺腑的优秀医护人员事迹,通过内部宣传,让榜样的力量坚定医者救死扶伤的大爱情怀。
对外平台科普宣教。自疫情发生以来,社会上流传一些虚假信息,为更正视听,让患者正确认识疫情,医院通过“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正确、全面传播新冠肺炎科普信息,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院内展板宣传。疫情来势汹汹,医院为此设计疫情科普展板,摆放在院内,展板通过漫画、卡通等方式,用生动活泼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述疫情防护常识,宣传效果非常好,来院就诊的患者均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后勤保障,温暖护航
为保障疫情期间全院安全和工作,医院在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前提下,重新制定食堂用餐制度,为医生研制增强免疫力汤剂,为医护人员安全保驾护航。
用餐实行配餐制。为避免交叉感染,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取消早餐;午餐实行配餐制,按各部门提前预定用餐数量,分时段取餐;晚上由于值班人员数量较少,食堂采取配送制。
免费为医护配制提高免疫力汤药。疫情暴发后,医院高度重视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防护,由专家组研制提高免疫力汤药,免费提供给医护人员,确保每位职工1份,可以连续服用3天,获得医院职工一致好评。
改造新冠疫情专区。1月30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在省卫健委确定我院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第二批定点医疗机构后,我院火速开展了隔离病区的改建任务。将7号楼二层楼(原感染性疾病疗区)、3号楼一层南侧(原电诊科)及其间连廊整体改造为隔离病区。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医院各科室立即达成空前的协同,配合默契,短短3天时间,成功将指定区域改建成新冠肺炎隔离病区,达到规范标准接诊有保障病区面积1400㎡,病房共计20间。达到了三区两通道两缓冲的标准。
全力保障,物资供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医院在备战抗击疫情到举全院之力全面防控半月来,器械科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坚守岗位,放弃了节假日,想方设法筹备医疗防护物资。
提前预判,多渠道筹备物资。疫情来临前,器械科对库存较少、临床需求量较大的防控防护物资加强预判,做好各科供需对接;主动与上级疫情应急防控部门报告物资需求情况,尽可能获得上级部门分配的医疗物资供应;在防护物资紧缺时,还及时向社会求助。目前基本可以满足临床一线所需。
重点施策,科学分配。在物资发放上,器械科科学施策,在重点、优先保证临床一线所需医疗及防护物资提前下,坚持原则、减少浪费,尽量满足全院各部门防护物资所需,竭力为医院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提供有力保障。
疫病无情,肝胆有爱。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将牢固树立疫情防控“一盘棋”思想,坚定信心,科学防治,守土有责,护佑生命,时刻把人民健康放在心中,坚决打赢抗疫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