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妈妈肝癌晚期,医生叹息:3年前早有征兆……
年纪轻轻就查出肝癌晚期!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是24岁的宝妈小丽(化名)未曾想过的。更让她想不到的是,自己是典型的从乙肝发展为肝癌的患者,可平时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 此图为王秀娟副主任工作日常,与病例无关
3年前早有征兆,但她对转机“视而不见”
“乙肝-肝硬化-肝癌”,其实当肝病“三部曲”发生在小丽身上时,早已有了预兆。
3年前宝宝出生时,医生就检查出小丽有乙肝肝硬化、脾肿大的问题。经过仔细追问病史后才知道,原来小丽母亲患有乙肝,她一出生便也患了乙肝。碍于当时条件所限,肝病知识未全面普及,多年来小丽始终不知道自己患病,也没有去过任何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当检查出小丽患病时,医生曾提醒小丽后期要坚持定期体检和随访,但她却没有足够重视。
直到近期,她频繁感觉肚子不舒服,吃了胃药后不适症状没有改善才到医院就诊。经超声提示,肝内肿瘤伴门静脉广泛癌栓,最终小丽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乙肝病毒感染仍是主要致病原因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十疗区副主任王秀娟对此表示,虽然肝癌的发病率占据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病死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但已有临床研究证明,肝癌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肝癌的三级预防有望降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
据近年来流行病学及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肝癌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92%的肝癌患者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后若不治疗,其病程可能会按肝病“三部曲”发展,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乙肝是怎样发展成肝癌的?
王秀娟副主任表示,作为我国约30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一个,小丽的悲剧本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如果早点发现乙肝,做好随访,及时干预治疗,也不会一步错、步步错,直至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从乙肝发展成肝癌,其实身体的“预警”曾给过我们提醒,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重视。主要原因有三:
1.出生前后没采取任何阻断措施
小丽的母亲本身是一名乙肝患者,而小丽出生时因为没有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通过母婴传播而传染了病毒。
而有研究表明,乙肝防护的重点之一是做好母婴阻断,及时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自1992年我国开始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进行母婴阻断后,目前中国5岁以下婴幼儿乙肝感染率低至0.3%。所以,如果妈妈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宝宝出生后,应在24小时内(最好12小时内)注射“阻断针”,阻止乙肝病毒传播。
2.放任不治,未能定期去医院检查
当前肝癌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有很多像小丽这样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健康状态“太过自信”,小病小痛从不当回事,发现时已是晚期。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早期病变大多没什么症状。只有当肿块增至一定大小,影响到肝脏功能并出现肝区疼痛时,才引起患者注意,而这时可能已到了肝癌中晚期。
为此专家提醒大家,特别是有乙肝、丙肝病史的患者或家族病史者,以及肝硬化等肝癌易感人群,每年至少要做两次以上的体检。
如果不了解具体检查项目和时间,大家可参考下面这张表格:
3.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的熬夜、抽烟、喝酒、过度疲劳、情绪消极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剧肝脏受损程度,从而导致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不断生长繁殖,加剧肝脏细胞坏死,增加肝脏发生病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