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咖坐镇,三术连发消除病灶
“战斗”一触即发,室内凝结着紧张的气息!12月13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三楼手术室内,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外聘专家马明副主任,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主治医师钱峰和手术团队成员纷纷换好手术服,戴好口罩,进入临战状态。这个上午,他们将面临3场恶仗——接连进行两台肝段切除和一台胆囊切除手术,为患者精确切除病灶,送去康复福音。时针指向8点30分,大家陆续进入手术室,各司其职,一场保卫肝胆的“战斗”即将打响!
肝段切除术:一场“敌藏我找”的较量
随着无影灯亮起,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手术团队开始手术。此刻,医生们的精神仿佛脱离了身体注入到手术器械中,化身“肝胆战士”亲临战场开始战斗。这是一场“敌我”实力旗鼓相当的对决,且“战场情况”复杂,狡猾的病魔注定不会甘心束手就擒。
战场情况:患者为53岁女性,患肝恶性肿瘤、肝炎后肝硬化、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肝囊肿、慢性胆囊炎并存在腹腔积液。
作战方式:S5-S8肝段切除术+胆囊切除术
“大家注意!病灶隐藏在S5-S8肝段区域,这个区域周围遍布重要血管和胆管,进行切除时要格外小心!”马明副主任有条不紊地“指挥”道。“明白!”大家“乘坐”着“切除之刃”深入到患者腹腔。“肝胆战士”动作一气呵成,患者胆囊被顺利切除。当显露S5-S8肿瘤所在区域时,往日充满生机的鲜红色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的灰白色。周身灰白色病灶不时露头,狞笑着招手挑衅。“敢来较量一下吗?”“切除之刃”开始向S5-S8肝段区域纵深挺进,“肝胆战士”们一边缓缓绕开密布的血管和胆管,一边搜寻病灶的踪影。“发现一个病灶!”“我这里也发现一个……”“大家不要轻举妄动,争取将它们一网打尽。”“切除之刃”在精密的手术器械协助下,对病灶区域开始进行切除。
寒光闪烁下,敌人无所遁形。“切除之刃”所经之处如秋风扫落叶,病灶非死即伤,没有被立时消灭的,也被围困于S5-S8肝段中。随着病灶被完整移除体外,此时肝区内的灰白色气息逐渐消散,往日的健康红再次回归。 手术室大门推开瞬间,等待多时的家属立刻围了上来。当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家属们激动万分,不住地向医生道谢。马明副主任和钱峰医生向家属微笑挥手,便转身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借着上一场得胜的士气乘胜追击,两位“肝胆战士”马不停蹄地又为一名53岁的男性患者顺利完成“肝段切除术(S5段)+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青年医生参与战斗并成长
经过短暂的休整,当天下午,钱峰医生第三次投入到与病灶的战斗中。
战场情况:女性患者,63岁,胆囊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伴有胆管炎、肝损害。
作战方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这台手术对于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钱峰医生来说较为轻松。为此,他特意带领两位年轻的“战士”——住院医师李逸飞和王明远一同参与。他深信,作为临床医生,只有不断接触临床实践才能迅速积累经验,尽快成长为一名独挡一面的外科医生。
团队医生再次化为“肝胆战士”进入患者体内。“逸飞、明远,你们要记好,这里需要轻柔剥离,而这里需要精准切除。”钱峰医生实地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在他的带领下,手术顺利完成。
战后总结:苦练技术才能驾驭手术
3位患者术后均被护送至综合监护病房,按照外科副主任宋显禹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疗护。目前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马明副主任:S5-S8肝段切除术是一种解剖型手术,属于四级手术(外科手术最高级别),解剖时既要精确切除病灶,又要注意避免伤及血管、胆管,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只有不断的学习,对解剖有着深刻的认识,才能驾驭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手术。
钱峰医生:腹腔镜手术为外科医生提供清晰的术野,可以更精准的操作,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通过观看大量的腹腔镜手术视频,再结合手术实战,年轻医生可以更快速的成长。
或许有一天,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病灶切除手术可以精确到毫厘之间,甚至优化为日间手术。不过,科技设备的研发终归需要大量成功的手术案例作为数据参考。在那一天来之前,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胆外科的“肝胆战士”们,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冲锋陷阵,做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初审:钱 峰 王润明 杨 赫
复审:曲洪波
终审:张皞男 刘百坤
摄影:孙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