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助他陪伴母亲带着尊严谢幕
下班后,卫民(化名)像往常一样来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看望母亲。推开病房的门,卫民轻手轻脚地走到母亲床边,看着熟睡中的母亲,静静地坐在一旁。他很清楚,处于肺癌晚期的母亲终有一天将在这里离去。但他很庆幸,母亲最后的岁月能在这里度过,能在一群充满暖意的医护人员的照料下,带着尊严谢幕人世间。
晴天霹雳:母亲确诊肺癌晚期
卫民的母亲今年80岁,老人家平时身体很硬朗。然而,随着日趋衰老,身体机能退化,她还是在悄无声息中被病魔缠上了。8月7日,母亲突然感到全身剧烈疼痛。于是,卫民和姐姐带着母亲来到省内某知名医疗机构就诊。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面带严肃地告诉他们:老人的肺部存在恶性肿瘤且已到晚期,癌细胞已发生骨转移。听了这一席话,卫民和姐姐犹如遭受晴天霹雳,半天缓不过神来。由于母亲年事已高,且身体极度虚弱,已没有手术或放化疗的必要。因此,医生建议回家休养,尽量让老人在剩余的时光中不留遗憾。
爱的煎熬:为缓解疼痛四处求医
回到家后,母亲的病情开始加重,几乎每晚都咳嗽不止并伴有剧烈疼痛。为了减轻母亲的痛苦,卫民尝试让母亲入院接受疗护。但一看到患者诊断结果,许多医疗机构都立刻婉言拒绝。为了照顾母亲,姐弟俩不得不采用交替请假轮班看护,为此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母亲的病痛和看护的双重压力让卫民备受煎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可以专门为疾病终末期的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抱着一丝希望,卫民和姐姐于10月6日带着母亲来到了这里。
爱的花园:为患者打造一方净土
安宁疗护疗区主任何敏亲自接待了他们,并详细介绍了入住疗区的流程。
“你们的情况我都了解了,我们先要对患者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以制定系统的疗护方案。然后,咱们再签订入住疗区协议书和入住告知书。如果你们还有和患者相关联的家庭纠纷,与疗区合作的法律志愿者,也可以为你们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专业、全面、高效,这是安宁疗护疗区给卫民的第一印象。这里,宛如为终末期癌痛患者打造的一方净土。
爱的守护:在专业疗护下安眠
3天之内,卫民的母亲顺利入住安宁疗护疗区病房。整洁明亮的走廊配以淡淡的花香,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压抑。病房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患者足不出屋就可解决“二便”问题。护理人员每日定时为老人进行减缓疼痛疗护,并且每次进入病房,都会面带微笑地与她聊上几句。在充满暖意氛围的守护下,卫民的母亲已经可以安睡一整夜。此外,专业的护理也大大减轻了姐弟俩的照护负担,让他们得以从冗事中抽身出来,有了充足的时间陪母亲交流情感。
爱的慰藉:让她感到人生无憾
入住疗区一段时间后,卫民发现母亲似乎心理产生了微妙变化,常常一个人望着天花板出神儿。为此,卫民找到何敏主任寻求指导意见。
“你可以尝试用生命回顾的方式,给患者一些心理慰藉,就是不断与她回顾你们共同的生活经历,让她充满人生成就感。”
按照何敏主任给出的方法,卫民握着母亲的手,母子一起回顾他儿时的岁月。在回忆中,卫民回想起儿时的艰苦岁月,也找回许久未有的家人其乐融融的欢乐瞬间。在心理慰藉的作用下,母亲的精神状态改变了许多,每天都期盼与孩子们一同回忆人生过往。
谈及母亲在安宁疗护疗区近两个月的疗护生活,卫民感触颇多。他说要感谢疗区全体医护人员,让母亲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不必在各种抢救仪器的陪伴下度过,以一种“工业化”的方式逝去;他深感安宁疗护理念的伟大,让逝者得以在人文关怀下有尊严地离去。如今,卫民不再恐惧母亲的逝去,他唯愿抱紧眼前亲人,努力陪伴她过好每一天。
注:配图为安宁疗护疗区医护人员日常工作场景与疗区环境照片,与全文无关。
初审:何 敏 王润明 杨 赫
复审:曲洪波
终审:张皞男 刘百坤
摄影:孙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