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疗区里的手绘:人生归途中,他们让生命携手安宁与尊严
当人生被宣告进入倒计时,如何让疾病终末期患者平和、体面地与世界告别,让家属温暖、坦然地陪伴生命走向归途,这或许是一些家庭在人生最后旅程中将要面临的来自生命本身的体验,也是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舒缓疗区帮助生命在优逝善终中实现圆满谢幕的意义所在。
每一声叹息 倾注生命“质”的关照
在这片承载温暖的空间里,有着不同于其他疗区的静谧与祥和。这里没有嘈杂的脚步声和仪器警报声,只有饭点时汤匙与碗盘轻轻地碰撞声,以及断断续续响起在病人耳边的轻声细语;写满温馨寄语的陪伴专栏,在淡蓝与橘黄色的搭配下,让病区的空气中少了很多压抑和忐忑不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给予生命终极安顿,只要是在医护人员能力范围之内,他们无不尽心竭力。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像侦探一样,认真读懂患者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用双手传递抚慰疼痛的力量,及时做好镇痛镇静、舒适护理等缓解症状的治疗。但当舒缓疗区医护人员帮助患者面对医学不可能治愈一切疾病的事实时,帮助他们放下对疾病的关注,做好心理关怀与负面情绪疏导,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从关注到陪伴 沿途洒下一片阳光
“过硬的医疗技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我们更关注患者生命的‘质’,希望在我们医务人员最后的温情相送中,患者安详、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段时光。”作为舒缓疗护病区的护士长,刘岩表示生命尽头的对话已成为医护团队的常态工作之一。
为了让患者在专业的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下,情感得到抚慰、心愿得到满足,全体医务人员经过集体讨论后决定,在疗区墙上的一角开辟“陪伴专栏”,期许借着温润的话语、暖心的图画,让生命希望的雨露滋润枯萎的心灵,让走在黄昏里的生命“倾听生命慢下的声音”。
温暖人生归途 用爱为生命摆渡
2021年8月中旬,“陪伴专栏”开栏的前夕,护士长刘岩热爱绘画的女儿恰巧放暑假在家。平时与同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她,听到消息后,主动跟母亲争取到了绘制第一期的任务。“常听妈妈讲起她工作中的事情,来到医院才知道住在这里的他们,需要像对待孩子一样陪伴在侧。聆听他们回忆自己最难忘、自豪的事情,我既敬佩又感慨,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支持他们走出阴霾。”也正是这次走进病房的机会,让她理解母亲的辛苦,“在有限的人生里,我们要好好努力,更要好好感恩。”
“我们必须关心生命的质量,一如我们关心生命的长度”。欧·亨利短篇小说《最后一片树叶》里的画家,用一片树叶为绝望的病人注入生命的信念;现今,舒缓疗区护士接过这支延续生命的画笔,为疗区里的患者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他们爱与尊严的安宁疗护照料下,回馈给患者超出预期的生命长度,缓缓走向生命的归途。
“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是对生命历程的美好诠释。当一个人已经无法避免地走向终点站时,让安宁舒缓疗护为社会与家庭节省巨额医疗开支,在关切临终患者的痛苦与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让患者去者善终,让家属留者善别”,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能够得到安乐,这是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舒缓疗区想要达成的终极目标。
“生命累了,我们在这里等你 人生划上终止号,我们在这里陪你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舒缓疗区 温暖生命的最后一段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