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日记 | 谢谢你,让我陪在身边
今天疗区很忙,有点乏,有点累,但还是久久不能睡去,因为内心很不平静,所以静下心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12月5日上午9:30分,电视问政栏目组来疗区采访,大家来到429病房,这里住着一个肿瘤晚期的85岁老人,栏目组要跟拍疗区的日常,我像往常一样跟护士医生查房,“大爷,想家没?”我随口一句家常话,“想啥家啊,这里不就是家吗?”老人的回答让我几乎哽咽,现场的护士都红了眼圈。那一刻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更加确认我们在做的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
采访还在继续,栏目组想和患者聊聊。征得家属同意后,我们走进了426房间,这里住着一个宫颈癌晚期肝转移的患者,她已经一周无尿了,不吃不喝衰竭到发不出声音,但是面对媒体的镜头她却很兴奋,不停的感谢,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疗区的医护人员。在她有气无力,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们了解到,家里为了给她治病,一贫如洗,债台高垒,竟然窘迫到没钱吃饭、没钱买止痛药,没有医院收留她,来这住院前都是靠别人施舍度日如今,她的疼痛缓解了,护士每天给她褥疮换药,帮她擦洗身体,她感觉很舒适,身上也没有异味儿了,更感激不尽的是护士们每天都会为他丈夫订餐帮其解决了吃饭问题。她说,她丈夫是个孤儿,从小就很苦,现在还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她没病时,总想着退休了,就有时间好好照顾丈夫了,却没成想自己先病倒,拖累了丈夫,她不停的说着,在场的我们却笑着哭成泪人。
曾经有人说,眼泪吞进肚里并不会自生自灭,积累久了它就会在心里泛滥成灾。一通泪后,却让我觉得浑身通透,没有了悲伤和压抑,有的只是让我更加坚定一个信念,把舒缓疗护做好,因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或许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份尊严和得体。就像《最好的告别》中说的那样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采访结束后我又去病房看她,我知道她刚才的一通诉说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她拉着我的手说这次真的要走了!声音很小,但我却听的很清,我握着她的手笑着对她说:“谢谢你,让我陪在身边!”
罗塞蒂有首诗写到:“当我死去的时候,亲爱的你别为我唱悲伤的歌;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需浓荫的柏树,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也沾着露珠,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逃避谈论生死,而是坦然从容面对;生时,不辜负时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当死亡来临时,庆幸自己好好活过,从未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