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日记 | 我们和患者“不见外”,有时就像多年的“老朋友”…… ——记一疗区护士长孙畅
2019年1月8日,对于我来说,跟以往的每一个日子没有什么不同。查房、交接班处置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事情,但是它却是我13年工作的一个缩影,是每位护理工作者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今天早上7:30分,我就正式到岗了,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上午,查房、交接班用了半个多小时,然后跟往常一样先来到306病房。在最近的一个多月里,我每天都会到这里“报到”,这间病房住着一位癌症晚期老年患者,姓陶,他是我们疗区的老患者了,这次住院也有一个多月了。陶大爷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他治病医疗费用比较高,他的老伴白天要上班挣钱,只有晚上才能来医院陪护他。而陶大爷卧床不起,老伴儿会提前把吃的用的比较齐全地一股脑买回来,摆在他的身边。有时老伴早上离开得较为匆忙,也顾不上收拾。我每次去看望陶大爷,都会问问他的情况,跟他简单交流一下,然后再帮他收拾一下东西,清理掉一些过期的食物,把剩下的东西都摆到柜子里,这几乎成了我每天固定的工作。
我每天很自然地做着这些,患者和家属看在眼里,我能感觉到他们心里的感激。其实许多时候无需太多的语言,护士和患者之间都能彼此感觉到那份关心和信任。在我们疗区有很多像陶大爷这样的老患者,他们因为经常要住院治疗,所以我们和患者之间常常就这样“不见外”,就像是熟识多年的“老朋友”。自从2005年正式做护理工作以来,真正体验到了护士工作的辛苦与忙碌。尤其是两年前当了护士长之后,每天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护士长去处理:哪个护士又扎不上针了,哪个患者情绪又不好了,打印机的墨盒又坏了……但是不管再忙再辛苦,每当看到患者健康出院,心里总是那么开心,那么有成就感。
1月8日上午,就有一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院了。来的时候他还是被轮椅推来的,在医院住院治疗了几天之后,效果很好,现在血止住了,状态也特别好,是自己走着出院的。我和疗区的护士们都特别为他高兴,因为快要过年了,他可以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了。在这个时候,特别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尽快好起来,在过年的时候能和家人团聚。可是想想自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来就没有在家里过过一个完整的年。
虽然选择了做护理工作,就意味着注定要错过很多人生的美好时刻:不能亲自接孩子上下学,不能在节假日跟家人团聚,没有时间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看着在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患者重新开启新的生活,甚至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就觉得一切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