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热血写春秋 | 吕胜军:绽放微光,点亮“肝胆”梦想
星河灿烂,微光亦然。90年来,一代又一代“肝胆人”不断耕耘医土,探索新知,播撒希望,守护安康。点点微光,于医院历史长卷上镌刻下医者梦想。心有梦想,脚下就有力量。我是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电诊科主任吕胜军,一名普通的医生。从医31载,很荣幸,我加入医院不断发展的行列,见证了医院向着高峰攀登的拼搏历程。我与医院,共经风霜,携手同心见彩虹。
初心:梦想启航的地方
于我而言,除了家,医院是最熟悉的地方。所以,我至今不能忘记,31年前医院的轮廓、科室的样子。两栋小楼中有3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属于电诊科,一间是心电室、一间是B超室、一间是办公室。没错,那时全科仅有两台设备,连B超都是黑白的,分辨率很低。但作为刚毕业的医学生,我朝气蓬勃,立志以救死扶伤为终身事业,以这里为梦想启航的地方。
成长:检查手段国内先进
随着乔迁新址,医院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电诊科迎来一次关键性发展契机。那时,国内彩超检查兴起,我们抓住机遇,引进彩超设备。与B超不同,彩超分辨率高,肿物、血管、动静脉等成像更清晰,让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检查手段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实现诊断水平的第一次跃升。之前,肝病诊断基本是有创检查,让很多患者难以接受。这个问题也时刻困扰着我。2005年,我在外出考察中,接触到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仪,它具有检查损伤更小、费用更低、速度更快的优点,深受患者青睐。于是,我主导引进全省首个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仪,让患者做肝病诊断检查不再畏难。经过多年发展,电诊科从当初仅有2台设备,到现在拥有台式彩超3台、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仪1台、E成像1台,以及心电图机、骨密度检测仪、便携式彩超等。设备不断更新,让我们在探头下的“方寸天地”里大展拳脚,助力医院检查水平不断提升。
跨越:微创技术助推医院前行
在追求新技术的道路上,有动力,也有压力,但我和团队无所畏惧、孜孜以求。曾有一位已实施胆道外引流术(PTCD)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入院,但因家属操作不当,引流管脱落了。当时我们只有这项技术的理论知识,没有实操经验。后来,患者于外院做了引流管重置。说实话,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压力也十足。作为肝胆专科医院的医技科室,怎能空缺胆道外引流术这项技术?!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带着“百分百”的决心去学习,经过学习、摸索和练习,PTCD不再是我们的技术空缺。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介入超声技术兴起,微创技术新时代到来。2000年左右,当时还是科室副主任的我与另一位同事交替去学习介入超声,并第一时间开展介入性微创治疗。由此,电诊科的功能由诊断转变为兼具诊断、治疗的科室,肺病、肝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在这里都能享受到微创手术带来的实惠。自此,医院进入微创治疗先进行列,治疗技术迈上新台阶。
责任:时刻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这是所有“肝胆人”的不变信念。
记得有一次,外科急诊收入院一位82岁超高龄患者。患者当时寒战、高热、意识不清,彩超检查发现胆囊肿大、胆囊内充满细小点状强回声光点、胆囊壁呈双边增厚,是典型的急性胆囊炎发作,有胆囊穿孔危险,必须紧急抢救!患者年龄大,不适合作外科手术,但病情危急,行彩超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我在克服患者躁动、不主动配合和各种并发症高风险的情况下,成功实施引流术。可当日深夜,值班医生来电称引流管脱落了,病情再度危急,我迅速从家赶赴医院。经治医生和我争分夺秒作术前准备,并克服二次置管视野较差、显像不清晰的困难,再次成功置管引流。等一切忙完,天已微亮,患者病情平稳。而我,累得几乎虚脱。
蜕变:“幕后帮手”是最强队友
走过近1/3个世纪,医院给予我和团队很多成长的机会,我先后担任第一届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吉林省超声医学分会委员,获得长春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医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我所带领的团队陆续开展了超声引导肝组织活检术、术中超声、PTCD、超声引导下肝肿物介入治疗等,不断为临床一线提供技术支持,于省内首家开展无创瞬时肝纤维化检测技术,新增肝癌免费筛查项目……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这个“舞台”上,我们收获荣誉、实现梦想、感受患者信赖的荣光,不断蜕变,让“幕后帮手”成为各个学科的最强队友。
公益:担社会之责播健康之光
作为公立医院,多年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抗击非典、新冠等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有我们的身影;我们坚持服务社会,积极指导下级医院超声工作;参加医院组织的巡回义诊,先后到农安、德惠、双阳、九台(“肝炎村”)、榆树、扶余等地村镇、敬老院、学校义诊,送健康到“家门口”,使数万人受益。带着这份责任之心、公益之心,我们将助力医院,不断为更多需要的患者全力提供医疗服务。
微光汇聚成星河。每一位“肝胆人”的足迹都被印在医院发展的征途里,走出一条势不可挡的星光大道。走过31年,迎来建院90周年,在这令“肝胆人”心潮澎湃的时刻,我思绪万千,唯愿以谦卑之态、心怀感恩,继续闪耀点点微光,越过90年历史坐标,启航新梦想,与医院共赴新征程!
初审:吕胜军 王润明 杨 赫
复审:李晓明
终审:张皞男 郭 伟
摄影:孙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