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化角度探讨生命共融,长春市第五届清明论坛在我院顺利召开
清明将至,在这个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中,人们除了寄托哀思之外,对于如何平静看待“生老病死”也在不断进行思考中。3月28日,承载着这一使命的长春市第五届清明论坛,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如期召开。
长春市医学会秘书长张晓昆,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慧,长春市绿园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帆,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主任何敏,以及长春市医学会缓和医学分会委员会全体委员,长春市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委员会全体委员,社会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6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人员畅所欲言,以多元化角度探讨如何让“逝者走得有尊严,让生者心灵感到慰藉”。
回顾共探关怀生命新理念
自2021年首届长春市清明论坛举办以来,清明论坛以座谈的形式推动生命教育和临终关怀的发展,促进跨领域合作与政策支持,提升公众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感,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公众意识。
目前,清明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举办了其中的三届。论坛通过聚焦生命教育、临终关怀、舒缓医疗等核心议题,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索出生命关怀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
致辞聚力初心延续关爱
在论坛上看到许多参会的新同道,令张晓昆秘书长倍感欣慰。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创建清明论坛的初衷,表示通过多年的努力,长春市的安宁疗护事业已从最初的“临终关怀”病房发展成具有科学体系的专业化疗区。
他介绍,为使我市缓和医疗更快地走进社区,结合发展实际遇到的困难,争取医保政策支持,他将在下一届我省两会期间提出相关提案。随后,论坛现场播放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路桂军主任关于缓和医疗专业发展的采访录像。路桂军提出的在全国医院医联体设立分级诊疗政策,呼吁安宁疗护相关立法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并引发共鸣。
讨论尊重逝者居家意愿
张晓昆的发言引起在场医务工作者的广泛讨论。
吉林省肿瘤医院卢义主任分享了对临终患者生命照护的典型案例。他希望与会者能发挥专业所长,通过义诊方式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社区、养老机构中来。
长春市第二医院兴隆院区综合内科门诊主任亓晓晶认为,要继续大力开展安宁疗护的宣传,让更多百姓了解安宁疗护带给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
长春市第四医院(长春市胸科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陈艳萍副主任围绕如何界定安宁疗护资格阐述了观点。
省人民医院舒缓疗区殷慧慧护士长向大家分享了舒缓疗区的一些工作方法和经验。
地矿医院李晶护士长表示,在工作中感受到许多终末期患者渴望居家离世的意愿,她希望加大安宁疗护宣传理念,充分尊重逝者居家离世的愿望。
长春市第二医院杨雪副主任护师分享了自己亲人在安宁疗护的呵护下安然离世的经历。她赞同李晶的观点,表示人们应该破除以往的传统成见,尊重逝者居家离世的意愿。
建言让疗护之光覆盖社会
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助,对此,绿园区社工部部长张帆与参会的社区、养老机构人员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张帆表示,通过参观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很受震撼,对安宁疗护从业者表达了深深的敬意。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安宁疗护能进一步走进社区,服务老龄人及重点人群。
作为康养机构的负责人,南关区怡康园老年公寓郗昕院长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缓和医疗的专业发展。她表示,目前该机构正在开展安宁疗护建设工作,期望能跟广大同仁多学习、多沟通。
愿景安宁疗护进千家万户
与会者的畅所欲言让张晓昆感触颇深,他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诉求也随之提高,人们对生死问题愈发关注。随着中国老龄化日益加重,未来,安宁疗护一定会走进社会的千家万户。
为此,他希望能够建立专业的培训基地;希望国家的医保政策对安宁疗护的扶持不断提升;希望清明论坛能够继续举办;希望更多社会人士能够支持并加入这项事业中,让更多终末期患者能够在疗护的呵护下,没有痛苦、带着尊严安然离世。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作为吉林省首批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不仅是安宁疗护的实践者,也是行业模式发展的开拓者。何敏主任更是以远程指导、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创了吉林省安宁疗护居家服务的先河。未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将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构建覆盖全省的安宁疗护服务网络,为实现“让每个生命都能温柔谢幕”的愿景,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撑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