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病来时“静悄悄”!早期肝癌为什么不会痛?一文教您读懂→
近年来,人们常常被一类消息吸引目光——许多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明星因罹患肝癌去世。他们的猝然离世令人惋惜,但实际上,因肝癌离开的普通人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我国平均每67秒就有一个人被诊断为肝癌;仅2020年一年,肝癌平均每小时就能带走95人,全球因其死亡人数达到83万,其中中国因肝癌死亡的为39万人,肝癌形势日渐严峻。
为了加深大家对“癌症之王”的了解,帮助更多人逃离“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的命运,今天,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十疗区副主任王秀娟为大家解析“肝癌早期为什么感觉不到疼痛”的原因,并梳理出容易致癌的那些高危因素。
▲ 此图为王秀娟副主任工作日常,与本文无关
早期肝癌为啥感觉不到疼痛?
王秀娟副主任表示,这是因为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而肝被膜上是有痛觉神经的,肝癌很小的时候在肝脏内生长,是感觉不到任何疼痛的,一旦肝癌长得特别大,直径在10厘米以上,或者是生长靠近被膜的时候,才有可能“触碰”到肝脏外面的被膜,引发强烈的痛感,此时可能已发展为体积较大、无法治疗的晚期肝癌,错过了根治的最佳时机,这也是肝癌的病死率远高于其他肿瘤的原因。
▲ 此图为王秀娟副主任工作日常,与本文无关
肝癌高危因素有哪些?
1.慢性肝炎。在我国,携带乙型(HBV)和丙型(HCV)肝炎病毒等嗜肝病毒感染,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已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仍是肝癌的高发人群。在肝硬化阶段,很多肝细胞因无序生长而发生恶变,进而形成肝癌。
2.长期饮酒。男性每天摄入40克酒精(女性20克),5年后就有酒精性肝病的风险。如果不及时干预,酒精中的乙醇和乙酸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坏死,还可致使外源致癌物增多,诱发细胞癌变。
3.肥胖和2型糖尿病。脂肪肝现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肝病,代谢综合征的流行,与代谢异常和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逐渐成为增加肝癌患病风险的显著因素。
4.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它可引起感染细胞DNA的损伤,从而造成细胞异常生长和癌变。某些食物如花生、小麦、玉米、大豆、地瓜、花生油很容易被污染霉变,经常食用这些变质发霉和腐烂的食物,会增加肝癌患病风险。
▲ 此图为王秀娟副主任工作日常,与本文无关
如何有效发现早期肝癌?
绝大多数患者之所以发现肝癌时已是中晚期,原因是当肿瘤体积过小或位于肝脏深处时,极易被忽视和漏诊。要想发现早期肝癌,对于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来说,每年定期筛查和随访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一般通过腹部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并结合肝癌发生高危因素分析,做出最终诊断。如果出现异常,患者应做进一步的增强CT或增强核磁共振扫描,这也是早期肝癌最有效的发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