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日科普丨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纤维化的希望之光
“肝硬化”“肝纤维化”,这两个医学名词在很多人眼中是冰冷、残酷的,往往代表着肝脏病变已经到了很难挽救的地步。但是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病内科八疗区(中西医结合疗区),这样的顾虑不复存在,科室采取“标本兼治”的策略,为逆转肝纤维化、延缓肝硬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西医抗病毒 中医祛毒排淤
据疗区主任王丽华介绍,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然现代医学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部分患者在病毒控制后仍面临肝纤维化进展的困境。
因此,无论是乙肝还是丙肝,抗病毒治疗是阻断肝损伤的第一步。在乙肝治疗方面,可以通过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降低肝炎活动;在丙肝治疗方面,直接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使95%以上的患者实现病毒学治愈。
病毒控制后,部分患者的肝纤维化仍在缓慢进展。这时,就需要中医力量的支持。在中医的理念下,肝纤维化被归为“胁痛”“积聚”等范畴,认为其形成与湿热毒邪内蕴、气滞血瘀成癥、脾肾亏虚失养等三大原因有关,因此,采取“清湿热、化瘀血、补脾肾”的原则,多靶点干预,打破“毒损肝络—血瘀成癥—正气亏虚”的恶性循环,稳固住各项治疗成果。
中西医结合四大优势
王丽华表示,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疗区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通过灵活使用院内制剂和院内协定处方,使肝脏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优势1:抗病毒+清湿热,双管齐下控炎症。
优势2:抗纤维化:多靶点“软肝散结”。
优势3:调节免疫,减少复发风险。
优势4: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图片非案例所提及
王丽华介绍说,52岁的患者张先生(化名)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受益者。他患慢性乙肝15年,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病毒载量检测不到,但肝脏弹性检测显示F3级纤维化(显著纤维化)。加用中药抗肝纤丸治疗1年后,肝脏硬度值从10.6kpa,降至7.7kpa,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
患者日常管理要点
王丽华强调,如果患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定期监测: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肝弹性或FibroScan(肝脏硬度检测)。
2.饮食调理:适当摄取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但肝硬化患者需控制量,防止诱发肝性脑病。严禁摄入酒精、辛辣、霉变食物。
3.情绪调节:可通过八段锦、冥想疏解肝气,避免焦虑。
4.慎用药物:避免滥用保健品或不明成分的中药,防止肝损伤。
慢性乙肝、丙肝导致的肝纤维化并非不可逆转,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通过抗病毒药物控制病因,又能利用中药多靶点抗纤维化、调节免疫、改善症状,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对于已发生肝硬化的患者,中西医结合可延缓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上述疾病患者一定要在肝病科及中医科医师指导下制定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医患密切配合,早干预、早联合,才能守住肝脏健康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