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开学季丨入学体检查出肝病,还能继续上学吗?
开学季本是充满期待的时刻,然而,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或患有肝病,往往让学子们陷入焦虑与困惑。
“在体检中查出肝病该如何应对?”“得了肝病孩子还能正常上学吗?”
针对这些疑问,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病内科十一疗区副主任王双指出,得了肝病虽需重视,但通过科学诊疗与自我管理,多数学生可有效控制病情并重返校园。无论是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还是其他类型肝病,只要遵循专业指导,理性应对,便能同时兼顾健康与学业,两者皆不误。
查出肝病: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王双指出,发现肝病后无需过度恐慌,及时、规范的治疗才是关键所在。
首先,应立即就医明确病因。患者需携带体检报告前往正规医院的肝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向医生详细说明症状、近期生活习惯及家族病史,并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检查,包括肝功能全套、病毒学检测(如乙肝、丙肝筛查)、肝脏超声、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等,以精准锁定肝病类型。
其次,因病施策精准治疗。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病毒载量与肝功能;脂肪肝需通过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改善,必要时辅以保肝药物;药物性肝损伤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遵医嘱进行保肝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则需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并长期规范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治疗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切忌自行用药、随意调整剂量或擅自停药,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综合评估:科学判定学业延续性
王双表示,患病学生能否继续上学取决于肝病类型和针对病情的综合评估。
传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若处于急性感染期或病毒活跃期,传染性较高,需休学住院治疗,避免疾病传播;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若病情稳定、病毒载量低且经医院评估无传染性,可凭“复学证明”返校。
非传染性疾病(如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若肝功能仅轻度异常,无明显症状(如乏力、黄疸、腹水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边治疗边上学,同时严格调整生活方式(如饮食、作息)。若病情较重,出现肝功能衰竭、严重黄疸或腹水等危急症状,需立即暂停学业并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返校可能性。
康复管理:科学自律促进恢复
饮食调整:坚持清淡饮食,以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如鱼、蛋、豆制品)为主,严格限制油腻、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
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
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或与亲友沟通等方式缓解压力。
定期复查:严格遵医嘱定期检测肝功能、病毒载量、肝脏影像学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最后,王双提醒,肝病并非疑难病症,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规范治疗。她呼吁患病学生及家长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主动落实预防措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规避共用注射器等高风险行为。相信,在科学诊疗的帮助下,患病学子们定能重获健康,以饱满状态重返校园继续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