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小龙虾季、海鲜烧烤季,小心肝!
夏天来了,毕业季,庆祝饭、散伙饭即将登场,小龙虾、烧烤、海鲜、啤酒炸鸡,美食当前 怎可辜负。聚餐欢乐多,饮食需谨慎。小心甲、戊肝!
01什么是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为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由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炎,好发于夏季。
02它们是怎么传播的?
甲肝、戊肝均与“吃”密不可分,为食源性传染疾病,是通过胃肠道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能感染发病,尤其水源、食品污染可发生暴发流行。
一般海产类食物中病毒的携带率较高,尤其是贝类、虾、蟹等海鲜,一旦食用带有病毒且未煮熟的食物都可能会患上甲肝和戊肝。
我国于1987年底到1988年3月,短短4个月,有31万人因食用受粪便污染而未煮熟的毛蚶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大流行。1986年到1988年,我国南部地区因粪便污染水源,曾发生两起戊肝暴发流行,共发生11.9万例,持续时间长达18个月。
03该如何预防?
甲、戊肝预防需把好病从口入关,首先避免与甲、戊肝患者共用茶杯、餐具等;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和未煮熟的食物;甲肝还可通过注射甲肝疫苗预防,但目前戊肝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04出现下列症状要警惕
甲肝或戊肝病毒感染早期,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类似感冒或胃肠炎的症状,有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关节痛、厌油、恶心、呕吐,疲劳,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胃肠炎。
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并出现皮肤、眼睛黄染,肝区痛,尿黄,陶土样便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05会不会像乙肝一样治不好?
甲肝的总病程约2~4个月,重型肝炎少见。
但戊肝与甲肝相比症状略重,病程也较长,尤其黄疸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往往较甲肝更显著,但大多数戊型肝炎预后良好,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
治疗主要以护肝退黄等支持对症为主,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
甲肝在恢复期产生抗HAVIgG抗体(相当于打了甲肝疫苗),它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是保护性抗体,一般不再感染甲肝。
而戊型肝炎的IgG抗体在急性期就可达高水平,恢复期明显下降,多于6~12个月消失,无保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