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热血写春秋 | 黄晓峰:善无巨小微光成炬,热血铸就平安医院
忙碌的日子,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静静流淌,平凡中藏着不凡的意义。每天,我与同事们穿梭于医院的各个楼层,守护着这份安宁,为需要帮助的患者伸出援手。岁月悠悠,这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反而,它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叫黄晓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保卫科科长,四十年光阴,我与医院共同成长。每当翻阅手机中的老照片,那些与医院共同走过的时光便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心中涌动的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新起点:在医疗战线奉献青春
我的故事,与军人家庭背景密不可分。虽然我未能穿上军装,但军人精神犹如生命底色一样融入血液中。
1984年,我来到医院参加工作,从那一刻起,我便将青春献给了这片医疗战场。初来乍到,我对医院的一切都充满新奇感,医生们的忙碌身影、患者们康复的笑容,都让我深感医疗事业的神圣与责任感。作为后勤保障人员,我虚心学习,与各科室同事密切配合,面对繁重的工作我经常主动请缨,得到领导的表扬和同事们的认可。
新使命:守护医院就是守卫“阵地”
40年来,我先后在财务科、房产科、保卫科等不同的岗位上历练。我对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入微的态度也让院领导对我寄予厚望、委以重任。2003年,医院喜迁新址,从位于平泉路的老院区迁至绿园区景阳大路,而我也迎来工作上的变动,承担起新院址基建的保卫重任。那时候,新院址还是一片荒凉,我带领保安团队日夜巡逻,确保建材安全,为新院区的顺利建成贡献了一份力量。2006年,我被医院任命为保卫科科长,自己深感责任和使命重大,从那时起在内心深处树立起了一个信念,就是要认真履行职责,守好医院安全阵地。
新思路:安保工作用心更要用脑
在安保工作中,我深知,不仅要用心,还要用脑,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换位思考,让就诊群众和患者感到我们的服务细心和周到。
突发性灾害是危害医院安全的重要因素,突发性火灾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我丝毫不敢懈怠,用近乎实战实操的训练来补足短板,提高全院职工的消防处置能力。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消防专业人员对医护人员、安保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模拟火灾现场、发出警报等方式,营造真实氛围。组织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迅速响应,各司其职,有序开展灭火、疏散、救援等工作。每一场演练,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职责的坚守。
暖人心:拾金不昧获患者赞誉
在保卫科工作期间,我还遇到了很多感人的事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拾金不昧”的故事。每当有同事在巡逻或工作中捡到患者遗失的物品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上报并全力寻找失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传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和温暖。
2021年4月20日上午,一名保安在门诊大厅巡查时,在椅子上捡到一个皮包,现场寻找失主未果。保安队长立刻将皮包拿到警务室,按规定将包打开清点物品,根据证件上的信息顺利联系到失主。失主接到电话后,连忙赶到医院警务室,经核对证件确定身份后,皮包“完璧归赵”,失主激动地再三致谢。
2021年7月6日晚,一名保安在打印处附近捡到一个袋子,里面有数千元钱,还有身份证、医保卡等证件。他马上将情况报告给我,根据袋内线索,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到失主张女士。第二天一大早,失主赶来。财物失而复得,她非常激动,当面要拿出部分钱财酬谢,被我婉言谢绝。几天后,张女士送来一面写有“拾金不昧,人民卫士”字样的锦旗。
多年来,我带领保卫科全体人员为医院的安保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本人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多次获得“绿园区政府消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2015年获得“长春市防火委员会全市年度消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长春市公安经文保系统安全保卫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2022年度获得“全市内保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优秀保卫干部”称号。
医院即将迎来建院90周年,而我也从青涩的年轻人变成即将退休的老职工。我倍加珍惜与医院共度的每一天,虽然我的身体已经不再年轻,但我的心态却永远年轻。回望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的工作经历,我想借用一首老歌寄予感受:“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考验痴心不改,满怀豪情不言愁。医院安危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为了医院的平安,为了患者的微笑,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初审:黄晓峰 王润明 杨 赫
复审:李晓明
终审:张皞男 郭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