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参观座谈活动,让安宁疗护温暖严冬
当前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充满人文关怀的安宁疗护急需青春力量的加入,安宁疗护理念更需要传承不息,确保每一个生命都能有尊严地走向终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12月3日,一场主题为“理论联系实际 推动生死教育”的参观座谈活动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举行。长春市绿园区社会工作联合会理事长高春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何敏名医工作室(安宁疗护科)领衔名医、肝病内科十二疗区主任何敏,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马志强教授,肝病内科十二区副主任李宁、张华,护士长刘岩以及来自长春工业大学的数名同学参加活动。
回顾:深耕细作,8年成市级质控中心
活动伊始,何敏主任带领大家对疗区关怀室、处置室、洗漱间、病房等区域进行参观。疗区虽然不大,但配备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处处体现的人文关怀氛围令同学们赞叹不已。
随后,李宁副主任以《安宁疗护工作汇报》为题,回顾了安宁疗护疗区8年来的发展历程。她介绍,医院安宁疗护疗区成立于2016年,成立之初便得到院领导极大的关怀和支持,疗区通过科学系统地疗护为生命终末期患者减轻病痛。2021年,疗区被评为市卫健委“十四五”重点专科,2023年12月27日,安宁疗护疗区被首家授予“长春市安宁疗护质控中心”。8年来,安宁疗护疗区让数以千计肿瘤晚期、脑血栓脑出血等终末期患者的生命温暖而有尊严的谢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省内外同道、社会人士多次前来参观学习。
交流:思想碰撞。让安宁疗护笃行致远
高春兰理事长向大家分享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临终关怀方面的先进做法及理念。她认为,目前国内外多数临终患者,多在频繁的抢救中,以一种“工业化”的方式逝去。既然死亡不能避免,应该努力提升逝者生前的生活质量。她希望,今后能将安宁疗护培训进行前移,延伸到养老机构甚至患者的家中。
马志强教授则用“将无情变深情”“将末端变前沿”“将冷寂变热忱”“将单一变丰富”“将低等变高端”等5句话高度概括了自己对安宁疗护疗区的感受。他表示,疗区医护人员用充满暖意的疗护,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使这里成为最深情的地方。对此他感钦佩,也希望在未来,长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能与安宁疗护疗区开展深度合作。
分享:致敬生命,舒缓病痛的艰难时刻
疗区的一位患者家属受邀参加了座谈会,他以亲身经历分享自己及家人在安宁疗护疗区的真实感受。据其介绍,自己的母亲是一位肿瘤终末期患者,发现时已经无法医治。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来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安宁疗护疗区,何敏主任和疗区团队对母亲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并制定疗护方案。在医护人员专业的疗护下,母亲的痛苦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从医护人员那里,他也学到安抚技巧。在这里,他感觉母亲每天过得都很快乐,他将从容陪伴老人到生命最后一刻。
家属的“现身说法”令同学们很受感动,也引发大家对安宁疗护的思考,同学们纷纷与何敏主任展开互动。
同学们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让在座医护人员充分感受到充满青春气息的“头脑风暴”,活动也在热烈的研讨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让何敏主任感触颇深。她表示,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感受到年轻人对安宁疗护的独特视野,其中一些提议很有建设性。她认为,安宁疗护的持续发展需要有后备力量做保障,目前,国内安宁疗护事业尚在发展中,许多服务细节还需要完善,相信后来人的智慧会让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她希望,在年轻群体的广泛参与下,安宁疗护事业不断健康发展壮大,由一丝火焰逐渐变为一团燃烧的篝火,让每位走向生命终点的患者感受到人间最后的温暖。
初审:何 敏 王润明 杨 赫
复审:李晓明
终审:张皞男 王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