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一筹|消化内镜科:以科技智慧守护生命“运输线”
“曲径通幽处,内中有乾坤”,用这一诗句形容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消化内镜科再合适不过了。医生利用纤细柔软的内镜,深入人体消化道去探索,呈现在屏幕上的却没有“禅房花木深”般的意境,而是一个个正在病变、癌变的组织细胞。胃镜、结肠镜、超声内镜,成为医生最好的助手,来为患者提供检查、诊断、治疗服务,从而全力守护好这条重要的人体生命“运输线”。
耕耘二十载 终成“参天大树”
自2005年起,邹永军主任肩负院领导的嘱托,栽下“消化内镜科”这棵树苗,经过20年的辛勤培育,它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现今,邹永军虽已退休,但通过返聘的形式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战场”。消化内镜科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他百感交集。
科室仪器更高端了!从建立科室时仅有两副奥林巴斯内镜到如今引进各类胃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甚至还有科技含量十足的胶囊内镜。借助这些科技智慧,消化道内的微观“世界”以十倍甚至百倍的清晰度,直观地呈现在医生面前,令病变、癌变细胞“无处藏身”,从而使诊断和治疗更精确、更便捷。
科室人员配备更全面了!从最初仅有几名医生发展为综合性的医疗团队,科室现有医生6名,护士6名。其中,省级专家职称1人,市级专家职称2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消化内镜专业研究生2人。此外,科室还配备操作X射线技师1名。
科室新晋医生在“传帮带”的氛围中快速成长脱颖而出,青年骨干医生焦健待患者如亲人,曾亲手操作给自己做胃镜,只为体验患者做胃镜的感受。此外,他还多次参与科室ERCP胆总管取石手术,成为手术团队的中坚力量。
科室诊疗范围更广、业务更强了!现今,科室在消化道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基础上,结合高清内镜及检查中一些特殊技术,可以进行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结肠癌的诊断;在内镜诊疗的同时,常规开展消化道各种息肉的内镜切除术,对于消化道早期病变进行黏膜切除及剥离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急诊综合治疗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技术力量的加持下,科室每年完成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治疗300余例,成功率达98%以上。作为省内较早开展内镜不开腹经ERCP手术治疗胆胰管疾病的医院,以及少数全面开展消化道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的医疗机构,科室也得到上级和同行的认可,荣膺长春市消化内镜质控中心。
不畏疑难杂症 只为挽救生命
在科室众多病例中,曾经有几次复杂的病症让医护团队经受严峻考验。不过,大家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顽强的意志,最终排除万难,完成治疗,从而挽救了患者生命。
患者栗先生(化名)是一名慢性胰腺炎患者,患胆总管结石伴胰管结石且胰管狭窄,并合并胰管反向成角畸型。科室采用经主乳头及经副乳头胰管支架置入引流术为其治疗,该术式难点在于在狭窄的胰管内要进行不同开口导管导丝对接,需要术者精确操作,放眼全国也属于高难度级别。术后,患者腹痛症状完全缓解,黄疸也随之消除,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对医护团队赞不绝口。
超微创时代 技术更强服务更暖
展望未来,全球消化道内镜技术已进入超微创时代。为此,科室顺应潮流,把超声内镜治疗列为重点发展项目。此外,科室优化组织架构,将医护人员以治疗组的方式进行重新配置。在目前开展的静脉麻醉胃肠镜门诊基础上,开展日间手术,缩短轻症患者的就医时间,让治疗更便捷、更舒心。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消化内镜科将持续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患者的生命“运输线”及时清障、修补,保证“运输的畅通”,做好群众生命“运输线”的守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