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医言堂丨刘百坤副院长:比乙肝更隐蔽的丙肝,如今已经能完全治愈
开栏语
每一粒星火,都能点亮暗夜;每一份认知,终将改写命运。
肝脏是生命的“沉默卫士”,却常因忽视而伤痕累累。为助力健康吉林、健康长春建设,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特开设“肝胆相照话健康”栏目,将我院权威专家近来做客电视台、电台的精华汇聚于此,我们撷取专家倾注真知的科普之声,让晦涩的医学术语化作温暖的生活箴言。在这里,您将听到临床淬炼的防护智慧,触摸到肝胆疾病背后的治愈曙光,更会明白:守护肝脏,不是与疾病的对抗,而是对生命的深情守望。
肝胆之间,藏着生命的答案。健康吉林,肝胆相照——您的每一次点击和翻阅,都是对健康的郑重承诺。
近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副院长、丙肝消除项目医疗负责人刘百坤做客吉林广播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吉林卫生》节目,与主持人深入探讨丙肝这一疾病。刘百坤凭借25年的肝胆疾病诊疗经验,围绕丙肝的定义、危害、与乙肝的区别、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潜伏期、治疗手段等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科普,助力听众深入认识丙肝,做好疾病预防。
沉默的“肝”扰:丙肝危害远超想象
主持人: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和刘百坤副院长一起来深入了解一种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是却对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的疾病,那就是丙肝。首先请刘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丙肝,它有哪些危害。
刘百坤:丙肝就是我们常说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后会引发肝脏的一系列炎症,比如肝细胞坏死、周围组织增生以及纤维化等等,这类炎症被称为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丙肝的危害其实非常大。首先,丙肝感染后大约20年左右,一小部分人会发展成肝硬化。一旦发展成肝硬化,每年的癌变率大概在2%-3%。在肝硬化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会合并慢性肾炎、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反应,它也会对机体的多种器官和脏器造成损伤,所以说它对我们的危害比较大。
乙肝≠丙肝:双病毒“潜伏”之谜
主持人:像我们这个年纪,可能之前听到最多、印象最深的是乙肝疾病。很多人想知道,丙肝和乙肝有哪些区别?得了乙肝还会不会得丙肝?
刘百坤:是这样的,主持人。乙肝和丙肝属于两种不同的病毒,一种是DNA病毒,一种是RNA病毒,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乙肝和丙肝共同感染的情况。乙肝和丙肝的区别在于,两种不同的病毒感染后造成的损伤,它们对肝脏免疫系统的损伤以及自身攻击的损伤有相似之处,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血液、性行为、母婴:3大高危传播链
主持人: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得了丙肝呢?
刘百坤: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血源性传播。只要机体黏膜接触到血,简单来说,比如黏膜破溃了,或者有不当注射行为,又或者使用了丙肝患者用过的共用剃须刀、注射器、共用牙刷等,只要有血源性接触,就可能感染丙肝。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性传播,有不洁性传播史的人都有可能得丙肝。另外,还有母婴垂直传播。正因丙肝的这些特点,使得丙肝发病人群在这类人群中较为常见。
刘百坤:当然,以前血源性传播的情况比较多。因为在1993年之前,我们只检查乙肝病毒,不检查丙肝病毒,这就导致一些长期进行血透析的患者、用血患者以及血友病患者感染的几率比较大。
无疫苗≠无解:根治丙肝的现代答案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发生,对于丙肝来说,能不能通过打疫苗的方式来预防呢?
刘百坤:非常遗憾。乙肝疫苗问世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我们医院设有乙肝消除门诊。目前丙肝疫苗还没有,究其原因,一是丙肝病毒基因变异率比较高;二是丙肝病毒的免疫逃避性比较强,简单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它比较狡猾,在体内很快就会发生变异,不容易产生抗体,所以目前还没有研制出相关疫苗。既然没有疫苗,那么现在丙肝的预防主要还是以筛查后的根治治疗为主,消除传染源,这是最关键的。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有的是三五天,有的是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那么丙肝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呢?
刘百坤:丙肝的潜伏期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我们主要通过检测丙肝抗体来判断。大概三周左右,一部分病人就可以出现丙肝抗体。通常,在接触过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传播途径中的传染源后,有的人很快就会产生抗体,当然也有超过6个月才产生抗体的情况,还有10%的患者不会产生丙肝抗体。但要注意,丙肝抗体只是感染过丙肝的标志,并不能证明你一定需要治疗,也不能说明丙肝病毒已经在体内造成危害,这是需要区分的。
主持人:接下来我可能要问一个所有丙肝患者都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个病可不可以治愈?
刘百坤: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丙肝现在已经可以治愈了。自2019年起,指南不断更新,现在的丙肝治疗已经变得非常简单。一是现在药物的可及性提高了;二是随着防控意识的增强,筛查更加广泛;再者,我们做到能筛尽筛,而且经过近些年来疾控和医疗系统的宣传,患者对丙肝的危害性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药物的价格降低了,患者负担减轻了,所以说丙肝现在是可以根治的疾病。
无症状≠无风险:这两类人必须筛查
主持人:如果诊断出丙肝,但患者没有症状,这种情况需不需要进行治疗?
刘百坤:肝脏本身是个 “哑巴器官”,很多病人感染丙肝病毒后,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极少数会有一些消化系统症状,比如轻微乏力、恶心,有的尿颜色加深,甚至有一些患者会有厌食、恶心的感觉。当然,绝大多数丙肝感染者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的,这就导致丙肝患者容易出现未检查或延误检查的情况。所以,如果有相关接触史,现在18岁以上的人要求常规进行丙肝检查,孕妇在怀孕前一定要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检查,以便及时获得药物治疗,避免发生母婴垂直传播,传染给下一代。
突发暴露怎么办?黄金6个月法则
主持人:这个时候,我相信电视机前有很多观众会有一个疑问,如果在生活中不小心被不明的针头扎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刘百坤:是这样的。一部分病人的丙肝病毒是可以自然清除的,而且我们还有抗病毒药物可以根治丙肝,所以我们不用像以前那样过度恐慌。但是我们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首先看患者丙肝抗体是否为阳性,如果丙肝抗体是阴性,初步考虑没有感染。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丙肝抗体出现时间比较晚,所以建议患者在6个月以后再进行检查。如果丙肝抗体呈阳性,为避免假阴性,我们要及时检查丙肝的RNA定量。如果RNA定量很高,只要是阳性,精准试剂检测大于15,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患者有没有症状,我们都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
预防清单:守住肝脏的5道防线
主持人:其实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该怎么预防丙肝病毒感染,这也是很多电视机前观众想知道的。
刘百坤:是这样的。预防乙肝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我刚才已经介绍过,丙肝目前没有疫苗。那么我们治疗丙肝患者其实就是在控制传染源。对于传播途径,大家要特别注意,比如生活中不要共用剃须刀,做美容的时候要注意及时消毒,提前做好预防,要有这种防范意识。另外,有些患者可能长期用血,可能会比较担心,但现在我国对丙肝的筛查非常严格,在仪器检测以及血制品采集过程中,已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检查丙肝抗体或者丙肝的RNA。而且现在我们都普及了一次性的穿刺针、注射器,所以这些情况大家不用过于担心,但是仍然要有防范意识。我想说的是,育龄女性在准备要孩子之前一定要检查,还有一些有不良嗜好的人群,其性传播的预防和性病预防没有太大区别,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谢刘副院长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丙肝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大家对丙肝有更深入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