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三伏贴”即将火热开贴
2025年的夏日热得出奇,热浪袭来,每喘一口气都感觉嗓子火辣辣似的。在这样高温湿热的天气中,电扇、空调成了现代人的“续命神器”,那古人又是怎样防暑降温的呢?
“古代的达官显贵一到夏日便大量购置冰块,将食物放置冰块中,从而祛热纳凉。但是,这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承受的。”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中医康复科副主任褚晓旭揭秘道,“当然,古人并非束手无策,他们以智慧另辟蹊径——许多人通过一种独特的‘三伏贴’膏药,调理体内阴阳,达到清心泻火、疏经散热的效果,实现‘心静自然凉’的避暑功效。”
三伏贴:清热祛毒,调节脏腑
褚晓旭介绍,三伏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冬病夏治”的中医智慧——并非直接通过膏药降温,而是通过精选中药材的配伍,渗透穴位、疏通经络,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促进体内湿热邪毒的排出,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从根源上缓解暑热困扰,使身体达到内外调和的凉爽状态。
贴敷时需注意:成人每次贴敷4~6小时,儿童1~2小时,以皮肤微红或出现轻微灼痛感为适度,贴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受凉,24小时内忌用冷水洗澡。此外,他还提醒,皮肤过敏、破溃者,或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需慎用,贴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与疗效。
三伏灸:冬病夏治、降温祛暑
中医康复科除了“三伏贴”外,还提供“三伏灸”等多种特色疗法,助力大家冬病夏治、降温祛暑。
中医康复科护士杨翠介绍,“三伏灸”是中医“天人相应”理念的生动实践,结合传统医学、经络学说与中药外治法,在三伏天阳气最盛时,将特制中药敷贴于对应穴位,通过艾灸温热刺激,激发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温阳散寒、祛湿解毒的效果。
她特别提醒:“三伏灸”理疗每次持续15~20分钟,以皮肤温热泛红为度,切忌过度灼烫;治疗后需饮用温水补充津液,避免立即吹风受寒。阴虚火旺体质(如易上火、口干舌燥者)需慎用,建议在专业医师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
“三伏贴”具体贴敷时间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7月30日—8月8日10天
末伏:8月9日—8月18日10天
伏后:8月19日—8月28日10天
“三伏贴”贴敷流程
患者来院后,首先,前往一楼大厅中医康复科门诊,挂号预约褚晓旭副主任的专家号;而后,由褚晓旭副主任进行专业诊脉并制定个性化贴敷方案;最后,持处方至中医康复科治疗区,由资深康复师进行精准穴位贴敷。
褚晓旭表示,“三伏贴”不仅是治病的良方,更是防病的智慧。它以千年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根基,借盛夏三伏天阳气鼎盛之时,调和脏腑、疏通经络,为秋冬健康筑牢根基。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中医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诚愿以“三伏贴”为健康枢纽,为您的身体注入满满元气,从而开启一段“冬病夏治、未病先防”的活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