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过后应该如何养肝?
春季五行属木,五脏中,肝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那么,雨水节气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养肝呢?
中医认为肝主升发,故春季肝气旺盛,是养肝之季,肝血充足才能使得各脏腑器官组织得到滋养,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系机体各种活动。因此雨水养生,应疏肝、柔肝,需要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在五行学说里,肝木易克脾土,所以春天人的脾胃功能会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故雨水节气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故而应该养肝同时兼顾养脾。药膳食补是养生最常见的方法,五味之中,甘甜入脾,甘味的东西都是养脾的,此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如山药、芋头、茯苓、甘蔗等,推荐健脾汤粥有:淮山粥、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黄花菜汤等。酸味的东西都是助长肝木的,一般来说应少吃一点。
雨水节气,应少睡多动,宜动不宜静。生活起居方面,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一则动能生阳,二则汗能排湿,同时运动也顺应了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推荐的运动是放风筝、八段锦、太极拳等,既能活动周身关节、舒缓颈椎,又能放松身心,令人心情愉悦,达到养肝、护肝的功效。
雨水节气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进行保养时,首先可选择中药穴位贴敷,常用的贴敷穴位例如:肝俞穴以滋养肝气;太冲穴配神门穴以治疗失眠、入睡困难;行间穴配合涌泉穴治疗阴虚火旺;行间穴配期门穴治疗烦躁易怒;阳陵泉及内外膝眼治疗关节不利等。
同时,我们也可选择中药足浴包泡脚来养肝。足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春季使用中药足浴泡脚,特别有利于肝经和胆经的经络畅通运行。
此外我们也可以经常点燃艾草,因为艾草性温燥,芳香而辟秽,可以祛湿,点艾灸熏足三里等穴位,起防病保健的作用。经常用艾条熏三阴交、阴陵泉、涌泉等穴位,可以健脾祛湿、温阳利水。
最后,听角音也可以调肝。《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五脏应于五音,角音主要应对肝脏,轻快的、明亮的音乐,具有很好的调肝作用。如:《江南好》《江南丝竹》《春风得意》这些音乐,都可以用来调理肝气,达到养肝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