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黄疸迟迟治不好?一查竟是罕见遗传病
30出头的小卓(化名)饱受皮肤瘙痒、腹部隐痛折磨已经七年。对他来说,最难熬的就是皮肤时不时地出现间歇性黄疸,顶着焦黄小脸出门时,恨不得随时找个地缝钻进去……
抽丝剥茧 他得的是罕见遗传病
七年间,小卓转诊过多家医院,因转氨酶和胆红素过高,大多被诊断为淤胆型肝炎,但为什么间歇性黄疸会反复发作,一直没有查明。治疗不见好转迹象,小卓渐渐没了信心,此次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就诊,是他抱着一线希望来的。
内科重肝疗区副主任医师代俊英分析小卓既往的检测结果,同时综合比对医院出具的病理筛查,并结合体格检查时肝区疼痛、肌肉僵硬等病症,高度怀疑小卓得的是一种罕见遗传代谢性肝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Ⅱ型)。随后回报的基因检测结果也验证了她的推测。
极易误诊 啥是遗传代谢性肝病
原来,小卓所患的疾病是遗传代谢性肝病中一种,而遗传代谢性肝病(IMLD)是指基因缺陷导致的肝脏代谢异常的一大类疾病,其中包括胆红素、脂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及金属元素等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肝脏形态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常伴有其他脏器的损害。
▲图片非案例提及
考虑到患者疾病是由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所导致的,代俊英医生制定了以酶诱导药物治疗为主的对症治疗,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同时辅助以光照疗法治疗病理性黄疸。经过一个月的系统治疗,患者黄疸消退效果良好,身体状况也明显好转,便办理出院回家继续调养。此后两次回院随访,小卓状态平稳,间歇性黄疸也再未发作。
常见遗传代谢性肝病有三类
遗传代谢性肝病种类繁多,目前可确诊的有600余种。但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类:
1.铜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简称“肝豆病”):该病一般发病隐匿,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群体。该病除对肝脏造成损伤外,还能引起神经精神症状、骨骼系统、内分泌腺等其他系统损害。
2.铁代谢障碍—遗传性血色病:该病好发于男性,大多在35~60岁期间发病。肝脾肿大在临床较为常见,腹痛、虚弱、嗜睡、性欲减退、体重减轻及关节痛、皮肤色素沉着等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症状。
3.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主要包括Gilbert综合征(GS)、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Dubin-Johnson综合征和Rotor综合征4种。其中Gilbert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群体,是一种良性疾病。
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并不能完全根治遗传代谢性肝病,但也不是不能治疗。据代俊英医生介绍,很多遗传代谢性肝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指导等方式达到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大家应对身体的异常症状引起足够重视,尽早进行致病基因检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并坚持在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长期随访、合理饮食、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