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手发抖?原来是“铜”病相怜
“这次复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恢复较好,病情稳定,回家后要记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朱丽萍叮嘱患者小胡(化名)道。
“谢谢您,朱医生!如果不是我当初疏忽,没尽早治疗,病情也不会发展得这么重。”小胡为自己当初的大意懊悔不已,由于没有重视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以致病情延误……
▲ 朱丽萍医生出诊场景,非案例所提患者
慌乱:小伙儿频现怪异症状
2021年,25岁的小胡在一次吃饭时,突然发现自己拿筷子的手不受控制地抖动起来。他以为是工作体力消耗大造成的,没放在心上。不久后,小胡又发现看东西经常出现双影,但他又认为是工作过度劳累所致,也没有在意。一段时间后,小胡吃惊地发现自己情绪越来越急躁,与人交流时会出现明显的口吃现象。频繁出现的怪异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小胡的正常工作,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了某种疾病,于是赶紧到医院进行诊治。
震惊:一种“怪”病“缠”上了他
长春市某医疗机构的医生根据小胡的描述,为其进行血清铜检查,发现血清铜蓝蛋白指数低于正常人,存在铜代谢异常。医生又为其进行眼部检查,发现其有明显的角膜K-F环。医生告知小胡,他可能患上了肝豆状核变性。
“这是什么病?从没听说过,严重吗?能治疗吗?”小胡一脸茫然。医生说,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不但会对自身造成危害,还会影响下一代健康,建议小胡尽快到专科医院治疗。
小胡了解到,省外某医疗研究所能专门治疗此病,遂前去就诊。该机构经过全面检查,为小胡制定了终身性的治疗方案。考虑到经济因素,小胡最终选择离家较近的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完成治疗。
治疗:排铜治疗+精神鼓励
朱丽萍医生接待了小胡,她了解其病情后,又看过研究所制定的治疗方案,认为直接延用即可。她采用注射二巯丙磺钠注射液的方法促进患者的铜代谢,同时应用保肝的药物。治疗过程中,朱丽萍医生发现小胡的情绪十分低落,对未来充满担忧。于是,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治疗原理,用暖心的话语鼓励小胡,帮助他树立信心。
提醒:治疗要趁早,婚育应谨慎
朱丽萍医生提醒大家,许多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能通过后续的肝功能检查、眼部检查进行诊断。如果发现出现看东西双影、拿筷子手发抖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另外,朱丽萍医生建议,确诊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排铜,定期复诊。在饮食上,少吃动物内脏、豆类、贝壳类食物,并尽量少接触铜类制品。此外,因为肝豆状核变性是隐性遗传性疾病,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确诊患者在婚育上一定要谨慎;如果想要生育,请积极与妇产科医生沟通,做好备孕、孕检等各环节检查,避免影响下一代健康,造成终生遗憾。
初审:朱丽萍 王润明 杨 赫
复审:曲洪波
终审:刘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