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医读丨双腿发痒别忽视,可能是肝脏在“求救”
近日,湖南一女士的经历引发关注:她的双腿莫名发痒数月,自认为是皮肤过敏,用药无效后仍未引起重视。直至上半身也出现瘙痒才去就诊,没想到竟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令其后悔莫及。
这一案例也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肝癌为何会引发皮肤发痒?”“还有哪些预警信号需引起重视?”
对此,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病内科九疗区副主任姜红丽进行专业解读,详细揭示这一案例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
预警:肝癌为何引发皮肤瘙痒
姜红丽指出,皮肤瘙痒并非单纯皮肤问题,也可能是内脏疾病的“报警信号”。
以肝癌为例,肿瘤可能压迫胆道,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汁中的胆盐、胆红素大量积累,进入血液并沉积在皮肤中,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
此外,肝癌患者体内产生的炎症因子也可能触发瘙痒感。这类瘙痒往往顽固且持续,常规皮肤治疗无效,需警惕内脏病变。
解读:肝脏的诸多“求救信号”
姜红丽提醒,除皮肤瘙痒外,以下身体症状也可能是肝脏发出的“癌变求救信号”。
身体症状:如乏力、消瘦、发热等,可能是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身体代谢紊乱,以及肿瘤消耗等原因。
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可能是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这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
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刺痛,可能是肝脏肿大或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引起。
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这是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导致凝血机制异常。
预防:从规范生活方式做起
姜红丽建议大家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原发性肝癌,防止疾病恶化。
健康生活方式:要戒烟戒酒。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癌风险增加,戒烟可避开多种致癌物质侵袭,改善免疫力。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
定期体检筛查:定期进行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检查以及肝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病变。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人群,应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姜红丽强调,肝脏健康是维系生命的重要基石。日常若出现皮肤瘙痒、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细微症状,切莫轻视,这些可能正是肝脏发出的“无声呐喊”。公众需提升健康警觉,尤其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有肝病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务必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定期体检。
肝癌防治的核心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肝癌经手术、射频消融等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60%~70%。因此,切莫因忽视身体的蛛丝马迹而错失黄金治疗时机。守护肝脏健康,需从重视每一处“求救信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