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医疗丨动态辨证数调方 湿疹顽疾终消退
在医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湿疹这一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已形成以基础护理、系统药物治疗及紫外线光疗为主的现代医学体系。然而,对于症状复杂多变、易反复发作的湿疹患者而言,传统中医调理仍展现出独特优势。
近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中医康复科副主任褚晓旭治愈了一位饱受湿疹困扰近一年的患者。该患者历经3个月动态辨证施治,通过精准调方与个体化调理,最终摆脱了迁延难愈的皮肤瘙痒。这一案例再次印证了中医“辨证施治 动态调衡”在湿疹治疗中的显著疗效。
就诊:瘙痒难忍,前来求助
患者房先生(化名)现年42岁,自2024年初起无明显诱因突发全身皮肤瘙痒症状,夜间尤甚,常因剧烈瘙痒彻夜难眠,生活质量严重受损。一年来,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尝试口服抗过敏药物、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理疗等多种方案,虽短期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后旋即复发,瘙痒如影随形,始终未能根治。
经朋友推荐,患者怀揣最后一线希望,于2025年4月20日慕名求诊于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中医康复科,找到了褚晓旭副主任。
施治:表里同病,寒湿困表
首次接诊时,患者主诉全身瘙痒剧烈,难以忍受,且伴有明显怕冷怕风、偶发胸闷气短等症状。褚晓旭细致开展望闻问切,结合四诊信息,精准判断其为“表里同病,寒湿困表”之证——外有风寒束表,内有湿邪蕴结,表里交困,气血运行受阻,故发为瘙痒。辨证思路明确为“发汗解表以散外寒,祛湿止痒以清内邪,兼顾调枢清热”。
基于此,褚晓旭辅以荆芥、防风、白蒺藜等祛风止痒之品,水煎服以助药力通达表里。经此方调治一段时间后,患者症状显著缓解。然而,随着病情演变,新的变化悄然浮现……
波折:随症而变,步步为“赢”
5月8日,患者如约复诊。虽经前期调治症状有所缓解,但患者自述瘙痒规律发生变化:由原先持续性瘙痒转为上午不痒,午后及夜间痒甚;怕冷症状减轻,仅余轻微怕风,口微苦,咽干不显。褚晓旭再次细致“望闻问切”,经辨证分析后,判断患者表寒渐解,里湿仍存,且肝胆郁热初现——怕冷减轻而口苦微现,脉弦提示肝气不疏,少阳证已露端倪。
考虑到外邪渐退、里湿未清兼肝郁之象,褚晓旭调整方药,以防己、苍术、黄芪为核心,健脾利湿、祛风固表,兼顾益气疏肝。此后,患者症状持续改善,但瘙痒仍时有反复。
依靠“随治随调”的辨证思路,褚晓旭又先后为患者进行几次方剂的调整,加入含有柴胡、黄芩、人参的“小柴胡汤”。以止痒为主,附加疏肝解郁,解表祛湿,湿疹治疗效果越来越好。
△患者反馈治疗效果显著
经此系列精准调治,至7月27日复诊时,患者瘙痒症状已完全消失,皮疹消退,体质明显改善。房先生对治疗效果深感满意,由衷地向褚晓旭表示感谢。
心得:动态辨证,方随症转
对于此例成功治疗湿疹的案例,褚晓旭颇有感触。他认为,中医治病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并非一方到底,而是以动态之眼观病势,以灵动之方应万变。正如《伤寒论》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案治疗既严守经典方剂的配伍之理,又展露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灵动智慧,最终使患者痼疾得愈。
在现代医学体系日益完善的当下,传统中医的智慧仍为攻克复杂皮肤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补充路径。未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中医康复科将以此次成功案例为基石,进一步深化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通过传承创新与科技赋能,为更多顽固性皮肤病患者带来长效治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