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地理⑤|景阳大路2218号,这里是“肝胆人”的现在与未来
深秋的春城大街
总被一层温柔的金色裹着
54路有轨电车“哐当哐当”从街边驶过
车轮碾过满地落叶,溅起细碎的声响
站台边挤满打卡的游客
举着相机定格这抹秋意
与景阳大路交汇处的这座“花园式医院”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矗立在路口
在绿树的掩映下,透着无限生机与暖意
生根
从1995年搬迁至此
这里不仅是医院的“新家”
更是一代代“肝胆人”续写使命的地方
走进院区,40000平方米的院落里
绿化错落,布局合理
医护后勤有序忙碌、奔走如风
20多年前,医院刚搬迁至此
定下了“大专科、小综合”的路线
增设科教科、感染科、CT室、PCR实验室
把中西医结合、外科疗区一一配齐
引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人工肝支持系统等
组建“长春肝病会诊中心”
乙肝母婴阻断、肝癌射频治疗
这些特色技术,也一步步落地生根
那时的医院
像一颗蓄势待发的种子
在景阳大路的土地上悄悄扎下了根
挑战
2003年的“非典”
是这颗种子面临的第一场“风雨”
医院被定为“长春市非典诊疗中心”
医者们没有半分犹豫
连夜改造诊疗区和生活区
组建医护梯队
把应急预案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从那年的4月到6月,两个多月里
医生和护士吃住在医院
最后,他们打赢了这场仗
被评为吉林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单位
腾飞
后来的故事
在一次次“更名”与“突破”里娓娓道来
2004年,医院告别
用了48年的“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变成吉林北方肝胆医院
2007年,又正式挂牌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这3个字的改变
彻底打消了老百姓
对“医院私有化”的疑虑
技术日新月异,声誉稳中上升
2010年,医院成功晋升“三甲”
成为东北三省唯一的
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
那一天,全院上下都在欢呼
几代人盼了一辈子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也是从那时起
全国各地的医院来参观学习
传染病领域的专家来交流座谈
医院的名字,渐渐在全国有了分量
传承
这些年,医院的变化藏在细节里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时
医者们驰援武汉、支援舒兰
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刻在每一次出征里
2023年
病房换了新空调,楼体外墙做了亮化
打造网红墙、设置长征步道
增设特色门诊、优化就医体验
患者就诊时,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同年10月
院史文化长廊正式亮相
新入职的员工簇拥在展板前
听书记讲医院从1934年走到今天的故事
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肝胆”的过往
年轻人们听得认真,眼里闪着光
像在接过一把“接力棒”
如今再站在景阳大路2218号
看门诊大楼里患者来来往往
听护士站里电话声此起彼伏
医生耐心给患者讲解治疗方案
护士推着轮椅在走廊里掠过
家属在院史文化长廊前驻足沉思
门前迎风招展的国旗、院旗下
“厚德博学 精医惠世”
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结语:从1934年到2025年,从“千早医院”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胆地理”的旅程走到了这里。我们走过西安大路的围挡、北安路的老树下、平泉路的寻常烟火,最终停在景阳大路的“花园”里。这一路,寻的是医院的旧址,是一代代医者的精神足迹——那些铭记在建筑里的坚守、镌刻在岁月里的奉献,早已融入“肝胆人”的血脉。未来的日子,景阳大路2218号会继续书写新的故事,而“肝胆”精神,也会在时光里,永远传递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