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医读丨26岁准新娘胆囊藏百余颗结石!早餐原来如此重要
近日,宁波一位26岁的准新娘因长期不吃早餐,导致频繁出现腹痛。检查发现,胆囊内竟然有百余颗灰绿色结石,经手术取出。此事引发新华网等国内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为何看似简单的不吃早餐习惯,竟会成为胆结石的“元凶”?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守护胆囊呢?对此,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病内科九疗区副主任姜红丽进行了专业的解读。
早餐是最好的“防石盾牌”
姜红丽介绍,胆囊对身体最大的作用就是储存、浓缩胆汁。肝脏通常会在头一天晚上分泌好胆汁;第二天早晨,胃在接收食物后,胆囊通过收缩把胆汁挤出来,通过胆总管流进小肠。
如果经常不吃早餐或者饮食不规律,胆汁就会一直待在胆囊里。长时间滞留会导致胆汁的比例失调,高浓度的胆固醇或钙盐发生沉淀,析出小颗粒,随时间逐步变大,进而形成结石。因此,早餐就是我们最好的“防石盾牌”。
这些因素也是胆结石帮凶
姜红丽表示,除了饮食不规律,以下因素也会导致胆囊结石。
膳食纤维摄入低: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的利用率,促进肠道运动和胆汁酸的排出。因此,膳食纤维摄入量低的人也容易被胆囊结石盯上。
久坐不动: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肌的收缩力便会下降,胆汁排空出现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条件。
多次妊娠的女性:女性在妊娠过程中,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瘀滞,极易形成结石。
守护:科学预防,让胆结石“无机可乘”
了解了诸多危害胆囊健康的因素,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守护胆囊呢?姜红丽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规律饮食:每天按时吃早餐,早餐可选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鸡蛋、牛奶、水果等。同时,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确保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
适度运动:适当运动对身体益处多多,胆囊健康同样受益。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跳绳、有氧操等。运动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胆囊的正常收缩功能,减少胆汁淤积和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胆囊结石的重要手段。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察觉胆囊内是否有结石形成。一旦查出胆囊结石,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临床首选的手术方式。
最后,姜红丽表示,其实胆囊结石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对其有正确的认识,通过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和定期体检,完全有能力将风险降至最低。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按时吃早餐,给胆囊一个健康“身体”,也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