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一点通④|一文了解那些常见的胆囊疾病
开栏语亲们,关于“肝”和“胆”,您是不是也有不少小问号?
别担心,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微信公众号新开设的“肝胆一点通”正式开张!
不讲大道理,不搞复杂化! 每期就花您1~3分钟,唠透一个实实在在、用得上的肝胆健康小常识。
从今天起,跟随肝小宝和胆小贝的步伐,了解自己的小心肝和小胆囊,变得跟唠家常一样简单!想知道熬夜喝酒咋伤肝?胆囊息肉要不要慌?……快搬好小板凳,咱慢慢聊明白!
(本期文字850字,阅读时长约4.5分钟)
亲,我是你们的“胆小贝”,专门帮“肝小宝”存管那金灿灿的胆汁!最近伏天闷热,听说不少朋友宅家贪睡、不吃早饭,还有人暴饮暴食靠吃解压?这些可都是我的“天敌”!今天,我就来聊聊自己最怕的几种病,大家可要当心呀!
胆囊结石:我最怕的“硬疙瘩”
这些“硬疙瘩”最喜欢盯上“4F”人群——女性(Female)、胖友(Fat)、40岁左右(Forty)、生过娃的宝妈(Fertility)!它们怎么来的呢?简单说,就是胆汁里的胆固醇太多,溶解不了,就会像糖析出糖霜一样先变成胆固醇结晶,抱团久了就升级成结石啦!不吃早饭、饮食油腻,最容易招来它们。
这些家伙的危害性可不小:会导致腹部剧痛、发烧、呕吐,这就是要命的急性胆囊炎,严重的会化脓、穿孔!更危险的是,小石头要是溜进胆总管,堵住胆管或胰管,能引起更要命的胆管炎或胰腺炎。
胆囊息肉:我肚子里“小肉揪”
这些小肉揪大多是体检做B超时偶然逮到的!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结石有点像,也是胆汁成分异常、炎症刺激惹的祸。
好消息是大部分息肉是良性“乖宝宝”,但也有少数“坏分子”!啥情况医生会建议切掉我呢?如果息肉个头长到1厘米或更大,那就高度怀疑是恶性了,得警惕!至于小于6mm的小息肉,也别掉以轻心,记得定期复查B超就可以啦。
梗阻性黄疸:胆汁“堵车”了,全身亮“黄灯”
啥是梗阻性黄疸?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胆汁的“高速公路”被堵了(胆汁排泄通路受阻),胆汁无路可走,只能掉头“逆流而上”,偷偷溜进血液里捣乱!这下麻烦大了,主人身上会出现明显的“三黄”警报:皮肤变黄、眼白(巩膜)变黄、尿液颜色深得像浓茶!同时,还会伴有难以忍受的皮肤瘙痒,大便也会变得像陶土一样灰白。
它起病常常是鸟悄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但实际上,它不仅会伤害“肝小宝”,还可能波及其他器官。更可怕的是,淤堵的胆汁随时可能引发“急性胆管炎”,导致高烧、剧烈腹痛,甚至引起休克、全身严重感染(脓毒血症),变成分分钟威胁生命的“定时炸弹”!
胆囊癌:最可怕的“终极BOSS”
这位“终极BOSS”最常见的就是被胆囊结石长期刺激惹出来的!60岁以上老年朋友更容易中招。
它早期可狡猾了,可能只是让你觉得消化不良、厌油、胃口差这些不起眼的“小毛病”,特别容易忽视!等到出现明显腹痛、黄疸,体重直往下掉,往往就晚了。对付它的关键就是定期做腹部B超,争取早发现、早收拾它!
(本文审核专家: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肝病内科七疗区副主任 何涛)